阮籍《咏怀》赏析-穷途之哭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0 01:20

咏怀原文

咏怀

《咏怀》阮籍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阮籍《咏怀》赏析-穷途之哭

咏怀赏析

王勃一句“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点出了阮籍所处的时代特征。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和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六人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晋书·阮籍传》记载:“(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阮籍有次独自驾车外出游玩,走着走着发现无路可走,只好哭着返回。阮籍在哭什么?他哭的是自己的无奈和这个时代。

曹魏后期,司马懿父子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开始大肆打击异己分子,拒绝与其合作的名士大都遭到迫害。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代大不相同,他们普遍有了危机感,诗歌的创作也由铿锵有力的“建安风骨”逐渐变为寓意曲折、隐晦象征的“正始之音”。阮籍正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有人据“阮籍穷途之哭”和“正始之音”说阮籍是消极处世的态度。殊不知,在《晋书·阮籍传》也记载着他的豪情壮志:“(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而能代表阮籍豪情的作品就是《咏怀·壮士何慷慨》。

《晋书·阮籍传》曰:“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阮籍的《咏怀》诗共82首,都是五言诗,主要写的是他一生不同时期的内心情感。但由于政治原因,作者怕因这些诗句招来迫害,所以,没有直接表明心迹,而是大量运用比兴等手法,比较曲折地表明感情。但只有这第39首《咏怀·壮士何慷慨》,剑走偏锋,直抒胸臆颇有建安雄风。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两句,说的是壮士“威八荒”之豪情壮志。“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两句颇似曹植“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之句,写道为了国家,愿意舍弃自己的私利。“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四句,写壮士为国赴难的动人场景,让读者不禁有崇敬之感。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四句,写为了国家,即使为国捐躯也是值得的,岂能苟全性命。如果战死沙场,你的忠心会百世流传,而你的大义则让你的美名流传四海。最后的“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两句更是强调了这点,留名给后世,你那崇高的气节一定会名垂青史。

读罢这首《咏怀》,使人不得不想起曹植的《白马篇》。《咏怀》中的豪情竟和“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如出一辙。所以,难怪“仪卫先生”方东树说:“可合子建《白马篇》同诵。”

阮籍《咏怀诗》将《诗经》以来的比兴等象征手法运用得非常到位,并加以玄学改造(钟嵘在《诗品》指其:“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开创了五言古咏怀组诗的先河,对后世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陶渊明的《饮酒》、陈子昂的《感遇》、李白的《古风》等咏怀组诗,都不同程度受到阮籍《咏怀诗》的影响。

人尝言,阮籍少年时喜读书,好学击剑,渴望建立战功。然而,残酷的政治争斗使得阮籍报国安邦的理想不得不破灭。“穷途之哭”正是他的内心矛盾重重、极其痛苦的真实写照。如若我们把阮籍放在建安时期,那么这首诗则略显平淡,特别是较之于曹植的《白马篇》。但是,了解“正始之音”的背景后,再看这首诗,再体会诗人阮籍报国无门的愤恨,心中不免满是哀怜。王勃说“阮籍猖狂”,却不知其“猖狂”之缘由。世人批阮籍消极,却不查消极之根,岂不悲乎?以穷途之哭,悼自己命运,猖狂?以报国写不能报国,消极耶?阮籍的猖狂和消极,时也?命也?人们只记得他“蔑礼法而崇放达”,有谁记得那个对着楚、汉古战场,发出“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阮籍?

【相关阅读】

更多阮籍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