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栖霞寺原文
游栖霞寺
皮日休
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
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
【作者】
*皮日休(834?—883?),字逸少,后改袭美,襄阳(今属湖北)人。早隐鹿门山,自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咸通七年(866)举进士不第,退居寿州(今安徽寿县)自编诗文为《皮子文薮》。咸通八年(867)始及第。咸通十年(869)为苏州军事判官。僖宗乾符二年(875)任毗陵副使。黄巢军人江浙,劫以从军,为翰林学士。
游栖霞寺赏析
皮日休的一生以其进士及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皮日休弃农从儒,潜心钻研儒学典籍,期望自己也能像先贤那样,实现匡国济民之志,汲汲于功利;后期则因为自身的失意和对社会黑暗的愤恨由满怀期望,到失望最后彻底绝望,成为远眺江湖的隐者。其山水景物诗多是其后期作品,本篇就是其中别具特色的一首。
其景物诗中多探幽访胜中所见的奇险意象,注重雕琢字句,铺陈繁富,正如明代胡震亨所谓“皮袭美未第前诗,尚朴涩无采。第后游松陵,如《太湖》诸篇,才笔开横,富有奇艳句矣。律体刻画堆垛,讽之无音,病在下笔时先词后情,无风骨为之干也”(《唐音癸签》卷八),既赞其“才笔开横,富有奇艳”,又指出其堆砌辞藻而无风骨真情之弊病。而本诗却是其诸多景物诗中的上乘佳作,虽亦有刻意求工之句,但不失明白晓畅,且意蕴丰厚。
栖霞寺位于今天南京市东北的栖霞山上,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是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祥地(现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据历史记载,是由当时一位叫明僧绍的高僧所建。因此首句便交代了诗人寻幽访古之情。明僧绍早已成为历史人物,唯有栖霞山依旧,清寂无声。山何曾寂寞?寂寞的是理想破灭的诗人。“白莲”是作者格外喜爱的植物,曾作《白莲》诗,有“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名句。王勃《滕王阁序》有“云销雨霁”之语,意为云散雨停。颔联两句是说山寺中白莲美好,却无法用语言来吟咏,山里云气氤氲,就随意坐着等着云开雾散。
第三联最妙,写景自然,哲思深远。“泉冷”句实写泉水清洌,无半点酷暑之热气,实则也是感叹自然界之物的本色可以维持不变,不受外界左右;“松枯”句是述寺中古松荣枯交替,历史悠久,其实是感叹南京城曾是六朝古都,经历了千年兴衰变迁,历史是大浪淘沙般地向前行进,唯有自然万物是可以恒久不变的。
最后一联洒脱自在:何时能于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与明居士这样的有道之士畅快地谈论庄子的《逍遥游》?此句暗含了作者厌弃现世,渴望出世的道家理想。同时,就算诗人在后期沉湎于诗酒酬唱、与世相忘的隐逸生活,他也始终没有丢掉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自己的济世理想,否则,他后来不会去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所以,诗人心中实际包含着儒、佛、道三种人生思想。这种亦儒亦佛亦道的矛盾心理也许是唐末文人在乱世中无奈的人生态度。
(郭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