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二首》(其二)原文赏析-彭秋宇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22:35

秋兴二首原文

秋兴二首(其二)

彭秋宇

西风卷地送凄凉,目断归帆落日黄。

雁过江天云漠漠,龙游沧海水茫茫。

故人入梦三更月,近事惊心两鬓霜。

试把浊醪浇磊磈,尊中犹带芷兰香。

秋兴二首赏析

《四库全书总目》有《忠义集》七卷,采宋末遗老诸作而成。“于时宋史未修,盖藉诗以存史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八八)这首诗即选自《忠义集》,作者彭秋宇,身世不详。从诗的内容看,大概南宋灭亡时作于东海边。

秋兴,感秋寄兴。晋代潘岳有《秋兴赋》,杜甫流离夔州有《秋兴八首》,彭秋宇的《秋兴二首》在创作方法上明显地受了杜甫《秋兴八首》的影响。

《秋兴二首》其一点明了写作时间。“四方玉帛燕山北,万里帆樯海水东。”是说蒙古兵攻占了临安,接着又占了南宋的许多城市,并把所夺的财物运往北方,南宋小朝廷只有逃入海中。据《宋史·瀛国公纪》说:“(至元)十六年正月壬戌,张弘范兵至厓山……(二月癸未)……(陆秀夫)乃负(帝)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后杨太后及大将张世杰皆死之。《秋兴二首》当即作于至元十三年(1276)帝昰入海至十六年帝昺投海死之间。

这是第二首,写诗人登临纵目所产生的感慨、忧虑,最后以忠贞自许作结。饱含慷慨激昂之情。

“西风卷地送凄凉,目断归帆落日黄。”首联写登高望远,思念友人。诗人登临高处,眺望大海,秋风时时吹拂,景色凄凉。“西风”即秋风,《秋兴二首》其一说:“沙尘破褐客秋风”,暗指蒙古兵大举南下。文天祥《题碧落堂》说:“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可证。“目断归帆”,即目送归帆直到望不见。“归帆”有所指,中有诗人的朋友,现正随南宋小朝廷转战海中,诗人思念此中的朋友,就是盼望南宋复兴,盼望他们能打回来。然而国势有如落日,“落日黄”,金黄色的落日快要沉没在海中,也就是说,天将黑了,暗喻南宋朝廷即将沉沦,这怎不使诗人忧虑呢?

“雁过江天云漠漠,龙游沧海水茫茫。”颔联写南宋小朝廷一去不返。漠漠,云密布的样子。气候不好,大雁唱着悲歌飞走了,大雁虽去,春日尚能返回,然而南宋小朝廷飘流海上,却一去不返。空旷的海面上,水天茫茫,怎不叫诗人感慨万端呢?龙,喻君主。时宋帝流亡海上,故曰“龙游沧海”。茫茫,既写海水,又喻消息茫茫。

“故人入梦三更月,近事惊心两鬓霜。”颈联写诗人梦见故人,忧心国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醒来却是空梦一场,“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窗外正悬着三更的明月。近事,指南宋军队在海上被蒙古兵击败事,诗人为此忧愁得两鬓都变白了。

“试把浊醪浇磊磈,尊中犹带芷兰香。”尾联写诗人借酒浇愁,并表明志向。浊醪,浊酒。磊磈,众石累积的样子,此处喻胸中不平之气。诗人借浊酒消除胸中的愁闷,尊,酒杯。酒杯中却有芷兰的香味。芷兰是《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句中所指芳草。也就是说,诗人决心像屈原一样坚定,决不屈服于元朝的统治。诗至此,格调由悲哀转为高昂,使读者感到,诗人不仅是高人,而且是义士。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物,句句写景,又句句言情,情景交融,构成一种悲凉的诗的境界。后四句叙事、抒情、言志相结合,含蓄而又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耿耿忠心。此诗的风格沉郁悲壮,语不虚设,颇能感人。

(李良镕)

【作者】

彭秋宇:生卒年不详。南宋末人。其诗收入《忠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