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歌原文
七夕歌
张耒
人间一叶梧桐飘,蓐收行秋回斗杓。
神宫召集役灵鹊,直渡天河云作桥。
桥东美人天帝子,机杼年年劳玉指。
织成云雾紫绡衣,辛苦无欢容不理。
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
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
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
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
别多会少知奈何,却忆从前恩爱多。
匆匆恩爱说不尽,烛龙已驾随羲和。
河边灵官晓催发,令严不管轻离别。
空将泪作雨滂沱,泪痕有尽愁无歇。
寄言织女若休叹,天地无情会相见。
犹胜嫦娥不嫁人,夜夜孤眠广寒殿。
七夕歌赏析
牛郎、织女虽然只能一年相见一次,可是嫦娥却在冷冷清清的月宫里夜夜孤眠。天上固如此聚难离易,人间何尝不别多会少?诗人之意或许在此。
七夕歌作者简介
张耒
张耒(1054—1114),字文潜,自号柯山,祖籍谯县(今安徽亳州市),生长淮阴(今属江苏)。熙宁进士。曾居三馆八年。游学陈州时,得到苏轼的器重。苏轼在密州修超然台,张耒应约写了《超然台赋》。后来就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哲宗即位后,他因元祐党籍一贬再贬。苏轼逝世,他在陈州听到讣告,为举哀行服,言官便劾奏他徇私背公,遂被贬为房州别驾,安置于黄州,亦就是第三次到那里。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记张耒废放后,还作“梧桐直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夜坐》)以寄意。
他家本清寒,又一直过着不安定的生活,寄十口之饥寒于一官之禄,陆走水涉,冲寒冒暑。他在《投知己书》中说:“计其安居饱燠,脱忧患而解逼仄,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但因此亦使他接触到一些社会生活。他的作品,既反映了民间的疾苦,亦写下他们难得的欢乐。
其诗曾学白居易、张籍,故亦平淡自然,杨万里《读张文潜诗》所谓“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玄只听天”。他的《再过宋都》的“白头青鬓隔存殁,落日断霞无古今”,《王直方诗话》以为“气格似不减老杜”。他的近体诗中婉转淡远之作,就胜过黄庭坚。他在《贺方回乐府序》中主张文章应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的说法,原是不错,但在实践中亦带来粗而不密的草率的缺点。文贵自然,却亦要求落笔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