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亭原文
垂虹亭
米芾
断云一叶洞庭帆,玉破鲈鱼金破柑。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注释】
洞庭:此乃太湖之别名,非湖南省之洞庭湖。《文选》李善注:“太湖在秣陵东,湖中有包山,山中有石室,俗谓洞庭。”
金破柑:此诗康熙甲寅仲冬涵芬楼印本《宋诗钞初集》第二句作“霜破柑”,今据清厉鹗《宋诗纪事》改作“金破柑”,“金破柑”与“玉破鲈鱼”在句中正好对偶。米芾《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之第三联曰:“缕玉鲈鱼案,团金菊满洲”,亦为金、玉相对,可作印证。
桑苎:桑树与苎麻,民间养蚕与纺织所必需,此处因用以代指广植桑苎的家乡。
垂虹亭赏析
垂虹亭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在太湖东侧的吴江(今属江苏)垂虹桥上,桥形环若半月,长若垂虹,甚为壮丽,宋代不少诗人、词人描写过。米芾此诗是以画家的心思、眼光、笔法来咏此亭。
诗歌的末句点明,诗人要写的是“垂虹秋色”。亭临太湖,秋季的湖水最为澄澈,湖的周围地区在秋季能为人们提供大量的鲈鱼与柑橘,诗人选取了这最能代表太湖秋天特色的景物入诗。不过,他不是通过叙述把景物告诉给人,而是通过绘制画面的手法,把景物展示于人:浩渺的太湖上一叶白帆,白亮亮的鲈鱼,金灿灿的柑橘,三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这正是诗人———画家为我们绘制的“秋水”与“静物”两幅画面。为使画面的形象更为生动和丰满,诗人在第一二两句中用了三个比喻:湖上的白帆如同秋日晴空的一片白云,鲈鱼如同白玉雕成,柑橘如同黄金铸就。前一个比喻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境界具体化了,天水为一,云帆难辨,极言秋季天朗水阔。后两个比喻写出了鲈鱼和柑橘的金玉之质、金玉之色。这一联有着明丽和谐的色泽,生动而富于立体感的形象,浓淡有致、远近相间的布局。这画幅不仅给人以视觉享受,使人神怡心旷,而且那静物写生还在诱发人的味觉快感,引人馋涎欲滴。这是垂虹秋色的真正迷人诱人之处。然而秋水与静物都是眼前所见,在空间范围内它们毕竟还没有超越诗人的视线,于是他在第三句中写道,要把这描绘秋景的新诗寄往遍植桑苎的家乡。一个“寄”字把垂虹与家乡联系了起来,使诗歌在空间上得到了扩展,最后一句更让垂虹秋色漫布中国大地的东南方,诗歌所描绘的空间再度得到更大的扩展。如果用“诗中有画”来评述这首小诗前两句的话,那么这结尾一句则是突破了画幅的局限,绘出了难以用画面来表现的浩然秋色,使东南大地都沉浸在金色的秋光之中。在景物的描摹之中,融汇着诗人———画家对大自然多么深厚浓挚的爱啊!
米芾自谓作画“不取工细”,但这首小诗的选词炼句却很讲究,平易、别致、奇险兼而有之。首句由“断云”、“洞庭”、“帆”三个普通名词与数量词“一叶”组成,“一叶”不同于“一片”,它与“帆”都具有漂浮的动感,因而全句虽不用动词,却能将动态隐含于名词与量词之中,诗句与画面反而都收到异常清明简净的效果。次句中的动词却又是两个相同的“破”字,此字很平常,但用来描绘秋日美景却既奇又险,而用不好是会大杀风景的。两个“破”字分别与“玉”、“金”搭配,既表现出玉破而成鲈鱼、金破而成柑橘的瑰奇境界,又形成“句中对”,造成音节的和谐与明快。第三句本是平常的叙述句,但用“桑苎”代指家乡,十分新颖,使人联想到“绿树村边合”的质朴乡村,恰与具有绚烂色彩的第二句形成对比。末句中仅用一个“满”字,就写出了秋色的弥漫,正是“烟云掩映”的“米家”山水笔法。作诗专讲字句工巧终属下乘。清人沈德潜论诗之炼字:“以意胜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用来评价米芾此诗,当不是过誉之辞。
(顾之京)
【作者】
米芾:(1051—1107)一名黻,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精鉴别,擅书画。为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