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原文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意思是说春天夜短,又因风雨少睡,故既眠而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意味着晓与晴,含喜晴意。
②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回忆夜来的风雨,为花木担忧。
【译文】
春天酣睡,不觉天色已晓,处处听到鸟雀在啼叫,夜里的声声风雨,不知花儿被吹落了多少?
春晓赏析
【赏析1】
这首诗流传最广,家喻户晓,妇幼皆知。
读此诗须从以下几点着眼:诗人本是性爱山水之人,对一草一木一树一鸟莫不含情,因此,夜里诗人听着风雨声,就担心花儿飘零。早起一看,果真如此。诗人对此是惋惜的。风雨使花儿飘零,乃是自然现象,诗人对此自然无可奈何。然而春光冉冉,又将过去,诗人担心的就不仅是美丽的事物被风雨摧残,更有惜春之意,慨叹春光易过、岁月易逝之情。但诗人不是一味伤感。春暖花开是一种风景,鸟啼落花也是一种风景,世上本无处不是风景,诗人对此残春,也仍然是满怀爱怜之情的。
这首小诗语言浅显,读来琅琅上口,有如天籁之声,因此得以广为传诵。
【赏析2】
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是从励志的角度说“春晓”。这首诗不同,它是从审美的角度说“春晓”,短短二十字,包含了春花、春鸟、春风、春雨等元素,给人以春意盎然的印象。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写春晓的感受。首句从春困写起,就写出了春暖的感觉,语极通俗而易于传播。“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经·豳风·七月》)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鸟声与春暖的关系,而黎明时分更容易听到鸟叫。所以,“处处闻啼鸟”就写出了春晓的感觉,写出了鸟儿在枝头飞来飞去的感觉,写出了天气晴好的感觉。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写回忆夜来风雨而引起惜花之情。从晴好的感觉忽然跳到“夜来风雨”,是逆转。这一逆转使诗意产生出波折,末句则是由想到风雨而引起的惜花心情。春眠中人并没有直接看到落花,但他回忆起夜来的风雨声,根据以往的经验,而产生出这样一种担忧。这种担忧,换言之即“怜春忽至恼忽去”(《红楼梦》中《葬花吟》)。不过,诗中的伤感成分并不重,被冲淡在春晓的那一片欢快的鸟声中。总之,三句的一转,四句的一问,使得全诗于一气贯注之中饶有跌宕之致。
这首诗意境的构成特点,是主要采用听觉形象。鸟语和风雨声是天籁,是大自然的音乐,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据说,有人尝试用带有雨声的枕头,或鸟语啁啾的录音来治疗神经衰弱等由现代文明带来的病症,实际上就是让病人在鸟声、雨声中回归自然,放下精神负担,得到心理抚慰。人们喜爱《春晓》,或许也有这方面的潜在因素。
宋代李清照对《春晓》诗有一个创造性的演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设计了两个人物,加入了一些对话,便有了戏剧性。融入了时代气息和作者心情,所以要伤感一些。
(周啸天)
【赏析3】
这是一首仅仅二十字的惜春小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本诗抒发了诗人晨起所感,处处表现了诗人爱春、惜春的心情,意境优美深远。春眠初醒,闻啼鸟而喜春,又忆及夜间风雨,担心吹落春花……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再读便觉诗中另有天地。诗人抓住春晨生活的一个片段,以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所听、所感为切入点,用极少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媚的春之晨景。
前面两句写的是诗人由于春梦沉酣,天色已经大亮了还没有发觉。醒来后,听见窗外到处都是鸟儿欢快的啼鸣。诗人惜字如金,只用“处处闻啼鸟”一句来体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晓晨景。然而读者由此可知,正是这些鸟儿欢快的啼鸣将酣睡中的诗人叫醒了。可以想象,当时窗外必然已是一片灿烂的春日风光。读者从字里行间便可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颂扬之情。
恰恰是这惹人喜爱的春晓晨景,让诗人十分自然地转入第三、第四句诗的联想之中:昨天晚上我在朦朦胧胧中曾经听见一阵风雨之声,此刻庭院中盛开的春花究竟被吹落了多少呢?结合诗的前面两句来分析,昨夜那一阵风雨不应是令人怨恨的狂风骤雨,而应是柔风细雨,它将诗人送进甜美的梦乡,将清晨变得更为明净美丽。然而它终归会吹落春花,带走春日风光,所以“花落知多少”一句,又暗含着诗人对春光消逝的一丝哀伤和怨叹。本诗在时间的跨越上,以及情感的细微变化上,都非常富有情趣,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全诗语言明白晓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不失优美的韵致,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超凡脱俗,为五言绝句中之上上作,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和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