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公安县原文
泊公安县
陆游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
泊公安县赏析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秋。整整八年前的一个秋日,诗人曾经乘舟溯江,经过湖北公安入蜀,在北临秦关的南郑前线以及成都等地任职。所以说:“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一个“辽”字,一个“回”字,照应甚密,含蕴很深。不仅指时间的漫长,空间的辽远,更寓有诗人对最高统治者恩怨交织的复杂心情。
陆游入川后,曾参与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工作。能够亲临宋金对峙的前线,“宾主相期意气中”,并参加了一些小的战斗,牛刀小试,兴奋异常。这时的孝宗,尚有恢复之意,王炎也在积极进行军事部署。然而陆游在南郑不到一年,王炎便被召回,随即免职,他的幕僚也被遣散。陆游奉调成都,北伐的热烈期待又一次破灭了。他仰天长叹:“渭水秦关原不远,著鞭无日涕空横。”(《嘉州铺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此后五年,他的生活是“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登塔》),但热血无时不在沸腾:“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淳熙三年,他又一次受到打击,嘉州知州之职被罢免。淳熙五年,复起用为叙州知州,旋即奉诏到临安廷对。《泊公安县》就是他赴临安途中,舟经公安时所写。
孝宗对决策北伐是举棋不定的。他对陆游仅是赏识其文才而已。明乎此,“何辽哉”、“今始回”二语的内涵可知。陆游对此感慨很深:“少鄙章句学,所慕在经世。诸公荐文章,颇恨非素志。”(《喜谭德称归》)“何辽哉”,写尽了八年外放之感,“今始回”,又透露出身赴廷对,以求一用之情。一冷一热,诗人饱经颠沛、壮志未泯的形象,跃然纸上。面陈素志的机会就在眼前,诗人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他不由长长地吐出一口郁闷之气,凭靠在卷起窗帘的船窗口远眺———“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萍花开。”秋高气清,江天无际;诗人认为江海相通,故云海风送爽,月光如水,境界是何等的开阔!胸次是何等的高远!正与诗人心中的宏愿相交融。尽管已是黄昏,但萤火喧闹,萍花盛开,生意盎然。诗人虽然已经五十四岁,可理想之火,希望之花,不是也还在放射光辉么?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舵楼长笛哀。”回首往事,二十岁时即已树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志向,以身许国;时光奄忽,弹指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几经挫折,至今仍是一介“癯儒”。此去临安,面见那位犹豫反复、优柔寡断的孝宗,又将会是怎样的结局呢?想到这里,心情不免又有些沉重。不知是谁,在舵楼上吹起了长笛,呜呜的哀音在晚风中飘荡。诗人不禁想起了二年前自己写的那首《关山月》中的两句:“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耳边的笛音,不是也传出了爱国壮士的心曲吗?一样忠心几处同,然而前途渺茫,恢复难期,捐躯无地,“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怎不令人心折涕下啊!
陆游是把他创作的成熟期定在入川以后的。南郑前线火热的生活,使他觉得“诗家三昧忽见前……天机云锦用在我”,古体纵横飞动,律诗精练深至。这一首《泊公安县》,苍凉雄浑,意深境远。颔联气象阔大,浑然天成;颈联信手拈来,属对工巧。两联一远一近,一上一下,错落有致。且颔联之阔大承首联之辽远;颈联之细密启尾联之哀思,可谓珠圆玉润、毫无雕琢痕迹。正如杜甫夔州以后之诗,“豪华落尽见真淳”(元遗山《论诗绝句》中句)。
(李正民)
【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今存九千余首,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