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句解题解赏析-陆游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16:55

诉衷情原文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情句解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回想当年在南郑的军营生活,那时的诗人像汉代的班超那样,不辞万里奔赴疆场,争取建立不朽的功勋以博取封侯的机会。“当年”,指诗人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职的时候;“万里觅封候”,到万里之外寻求建立功业的机会,以获朝廷的恩赐加封。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希望立功于异域边疆以取得封侯的机会;后来他出使西域,平五十余国,被汉封为定远侯。“匹马”,单骑,这里指独自从军;“梁州”,古时中国九州之一,约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南部、四川西北部一带;诗人的从军之地南郑,即属于古梁州,“戍梁州”即指在南郑的军旅生活。这两句以追忆昔年的口吻,在不经意间表达出强烈而迫切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过去曾在前线为国效力,可谓壮怀激烈;而如今戍守边塞的生活已如梦中之境,梦醒之后一切都消逝得无影无踪。昔日的军旅生活让人有凌云壮志、冲天豪情,但这些现在都已无法找寻回来,于是诗人有“梦断何处”的浩叹:我应该到哪里找回梦境一般的军旅生活呢?当年的情境已不可能再现,但它留下的痕迹还在;只是那昔日的征衣早已变得陈旧,上面积满了厚厚的灰尘,这使它变得更加暗淡无光。在岁月之中沾惹灰尘的征衣,不就是此刻诗人的自我写照吗?“关河”,关塞、河防,泛指地势险要之处,这里指与诗人军旅生活密切相关的大散关、渭河一带;“梦断”,犹言梦醒。“旧貂裘”,貂裘上满是灰尘,颜色暗淡。战国时苏秦游说秦王,多次上书都未被采用,结果身上的黑貂袍穿破,手边的金钱也用完,最后不得已离开秦国。作者借昔日苏秦的落魄潦倒,传达自己不得志的悲凉和悲愤。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侵占国土的敌人还未消灭,而自己的鬓发却已经染上了秋霜。想到此处,诗人不禁热泪流淌。“鬓先秋”,鬓发斑白,像秋天树的枝叶一样开始脱落,指步入衰迈的晚境。泪水并不能让白发变为黑发,无助于改变现实,它只能释放一下诗人愤激的情感。因为希求苟安的当朝当权者不主张用兵北伐,也不会重用像诗人这样的主战派,所以这泪水也只是在白白地流淌。一个“空”字,道尽了诗人多少无奈、悲伤和愤恨!《汉书·霍去病传》记载,霍去病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诗人也以“胡未灭”之语来表达自己激扬的报国情志。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诗人的思绪在过去和现在、理想和现实、激烈和静谧之间穿梭,回环往复之中,饱含着不尽的情味。又有谁能料到,我这一生总想着到西北前线去杀敌报国,却长期困在家乡的镜湖水边,像一个隐士一样退居,任凭年华老去。现实(“身老沧洲”)与理想(“心在天山”)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这让诗人对自己的命运有深深的慨叹。在这一无奈喟叹的背后,可推知的是时势中的诸多不得已:南宋统治者的昏庸,可耻的投降派得势,抗战派则屡受弹压排挤。像诗人这样一心抗战复国的志士,只能困守在家乡的一隅,只剩下不能释怀的泪水,和让人忧虑不安的人生命运。“天山”,即祁连山,甘肃西部和青海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多公里,曾为汉代的主战场;这里代指西北边境前线。“沧洲”,滨水之地,古时常用来指称隐士的居处;这里指陆游退隐居住的镜湖之滨。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句解题解赏析-陆游作品

诉衷情题解赏析

【题解】

这首词写于陆游晚年退居家乡之时。他离开四川东归,又在江西任内被免官,只得重新回到家乡的镜湖三山,过着屏居湖畔的闲居生活。这首词反映他的现实生活与理想抱负之间的矛盾,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情怀。

【赏析】

词的上阕追念往昔,下阕抒写悲愤。在时间、空间上开合有度,理想和现实共处其间,二者的反差、矛盾和冲突,让人倍感英雄老矣、壮志未酬的无限悲愤。诗人的情绪在低沉中有激越,在古稀之年不忘报国,令人动容。这超乎一己荣辱得失的真性情、发自肺腑的情挚意切之声,确属“万古之性情”、“天地之元声”(清初黄宗羲语)。晚清刘师培把陆游的词作归为“道家之词”,因为它们有如下的特点:“屏除纤艳,清真绝俗,逋峭沉郁,而出以平淡之词。”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以这首词而论,所抒写的是超越世俗的忠愤之情,确乎没有纤艳冶荡之态,而充满沉郁峭拔之气。但作者的满怀悲愤情见乎词,似乎并不能说是“平淡”。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句解题解赏析-陆游作品

【诗人名片】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一位生活在八百多年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陆游出身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祖父陆佃曾受经学于王安石,颇得王安石的赏识;后举进士,官至尚书左丞,品行刚直。父亲陆宰是一位学者,以藏书丰富而闻名,官朝请大夫,直秘阁。他们都是有强烈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在学术方面也有一定的修养和成就。陆佃的文学修养尤高,文集中有诗歌作品二百余首。山阴陆氏为大族,父辈中既有擅长文事的,又有精通武备的,与陆游同辈的人中也不乏以文章见称者,他们经常谈文论艺,切磋磨砺。这些对陆游日后的生活、思想以及文学创作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十月,陆游诞生在淮河舟中。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是宋朝腐败不堪、屡遭金国进犯的时候,民族危机极为严重。陆游出生的这一年,金人灭辽而成为宋朝最大的威胁。第二年,金兵即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幼小的陆游随家庭仓皇南逃,正如日后他诗中所言,“我生学步逢丧乱”。在兵荒马乱中,一家人常常“经旬不炊”。历尽千辛万苦,涉淮渡江,最后才逃归故乡山阴。后来金兵渡过长江南侵,陆家又出逃到外地,直到陆游九岁之时,金兵北撤,一家才重回山阴。可以说,陆游自幼就经受了祖国被侵略、民族遭受欺凌的巨大痛苦。他少年之时,即目睹长辈“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他们个个希望能匡扶王室,哪怕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一洋溢着忠义之气的家庭氛围感染影响着陆游,使他受到最生动最直接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熏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深深植根在陆游的心灵深处。日后他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壮志,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家庭、家族的影响下,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陆家是世代相传的书香门第,家中丰富的藏书可以供他浏览阅读,父亲和与之往来密切的朋友也适时地对陆游的学习进行指导。陆游十三四岁时偶然看到父亲的藤床上摆有陶渊明诗集,“取而读之,欣然会心”,直到暮色降临也舍不得把书放下,读到兴起处索性连晚饭都不吃了。他从少年时就钟爱的诗人除陶渊明外,还有唐代诗人岑参和王维。陆游十七八岁时已经显露出卓异的文学才华,二十岁时以“菊枕”为题赋诗一首,为人传诵称道,崭露头角。

名门望族的背景,使陆游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但也给他带来婚姻上的不幸。大约在二十岁时,陆游和舅父唐闳的女儿唐琬结婚。两人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且唐琬有较好的文学修养,与陆游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一婚事本应幸福美满,但陆游的母亲对内侄女唐琬却相当不满,婆媳矛盾最终无法调和,陆母硬是逼迫儿子与唐琬离婚。在封建礼教的规范之下,陆游对母亲之命不能违抗,伉俪情深的夫妻被强行拆散。这场失败的感情婚姻给陆游带来了一生的伤痛,他的诗词作品如《沈园》、《钗头凤》等都是为此而作。

婚姻悲剧已属不幸,接下来陆游在仕进途中遭受了更大的不幸和打击。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二十九岁的陆游赴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参加进士考试,名列第一。恰好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参加考试,名列陆游之后,秦桧为此大为恼怒。第二年礼部复试时,怀恨在心的秦桧找借口把陆游黜免。从深层次来看的话,陆游被黜的原因是因为他及其家庭、友人属于主战派,喜言抗战恢复,与秦桧为代表的主和妥协派势同水火、针锋相对。陆游在迈出政治生涯的第一步时就遭到无情的弹压和打击。秦桧死后的第三年,已经三十四岁的陆游才得到朝廷起用,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一年多后,经人保荐由地方调到朝廷任职,先后担任大理寺司直、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因职务之便,陆游可以接近皇帝,耿直的他利用这难得的机会提出不少建议。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孝宗赵昚即位。孝宗最初有志恢复中原,整顿军务,登用人才,朝中主战派开始受到重视。孝宗曾亲自召见陆游,赏识其学识和进谏时切中事理的言论,特赐他进士出身,加任太上皇(即宋高宗赵构)圣政所检讨官之职。陆游以为施展理想的时机到了,他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抗金名将张浚被任命为右丞相,都督江淮兵马,准备北伐。陆游积极为北伐之事出谋划策,起草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军事文书。

由于南宋内部的多方掣肘,张浚北伐失败。宋廷随即动摇了北伐中原的决心,重新回到屈服求和的路子。朝廷中的主和派重掌权柄,他们畏惧退缩,满足于苟且偷安,汲汲于同金人议和,签订了屈辱的议和条款。陆游直言谏诤,但无济于事。后来,陆游由于揭发孝宗皇帝的亲信大臣植党营私,引起孝宗的厌恶,被调任建康通判,不久改调京口(今江苏镇江)。此时张浚亦在这一带驻防,二人过从甚密,积极谋划重新北伐之事。但在张浚去世之后,陆游这种爱国之举竟被主和派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乾道二年(1166),陆游罢官还乡,开始闲居生活。报国之志不能实现,生活又陷入窘迫,陆游的心境很沉重。他屡次向朝廷申述,但都没有结果。

乾道六年(1170),四十六岁的陆游为解决生计问题,受命出任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虽然算是重新出仕,但西行万里,又有一种被朝廷放逐的味道。陆游入蜀的盘缠是由朋友资助的,他沿长江西上,经过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穿过三峡抵达四川。一路之上,陆游饱览壮丽山川,考察风土人情,凭吊屈原、杜甫等人的遗迹。他把旅途见闻写成《入蜀记》六卷,这部著作对研究中国的地理沿革、民情风俗颇有参考价值。

夔州之任并不让陆游满意,一方面那里较为偏僻,少有志同道合的友人可以来往;另一方面官俸微薄,不足以养家糊口。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夔州的任期将满,恰在此时主战将领王炎宣抚川陕,驻军汉中。王炎邀请陆游为幕宾,襄理公务。是年三月,陆游到达南郑前线,开始一段戎马生活。这段生活是陆游一生都在重温、回味的。他换上戎装,直接走上军事前线,置身官兵中间,真切感受到广大军民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忠诚。如果说他在夔州任职期间是萧索颓唐的,那么在汉中的军旅生活则是激情昂然的。他在雪中刺虎,在秋风中戍守要塞边关,无所畏惧。豪壮的军中生活让陆游的胸襟怀抱为之一开,诗歌创作的激情为之高涨,这段时间他写出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因为公务的关系,陆游常来往于各地,经过实地考察,他认为汉中地区形势险要、物产丰富,民众富有豪健侠义之气,主张把陇右一带作为恢复中原的根据地,虎视长安,经略中原,进可攻,退可守。但南宋王朝秉持的国策是妥协投降,无意于恢复故地,陆游这一套策略根本不可能实现。乾道八年九月,王炎被调离川陕,陆游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后又担任蜀州等地的地方官。他的军旅生活仅半年多就结束了。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兼四川制置使,陆游获邀担任参议官,再一次来到成都。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和陆游曾经同处共事,有文字往来。此时的范成大身为西南军政大员,但他和陆游之间并没有因此疏离,二人不拘泥于俗常的礼法,处理完日常公务之后,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互相唱和。陆游一腔爱国之情无处发泄,索性放浪形骸,被同僚讥为颓放,他干脆就自号为“放翁”。他结交侠义之士、方外之人,并在文学创作上迸发出更大的热情。现实生活开阔了他的心胸眼界,他的诗艺也更加精熟,写出不少“寄意恢复”、刚健遒劲的作品。

淳熙五年(1178)春,陆游因诗名显赫而再度受到孝宗召见,出川东归,回到临安。他本希望朝廷能委以重任,但由于朝中政局仍陷于妥协投降的泥沼之中,孝宗本人对用兵抗敌之事更是畏首畏尾,他并未真正得到重用。陆游被派往福建、江西等地任职。淳熙七年在江西任上,当地遭遇严重的水灾,陆游亲自督率部下开仓取粮,派舟船载米救济灾民。他关心民生疾苦,却招致当权者的不满,又以“擅权”的罪名被罢职还乡。淳熙八年(1181)至十二年,陆游一直闲居于山阴,读书治学,躬耕田园,无奈地发出“为国忧民空激烈”的感慨。

淳熙十三年(1186),陆游已经年过花甲,又被重新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孝宗皇帝并不能真正理解陆游的宏伟抱负,他只是赏识陆游的诗赋才华,把他当作一个风雅诗人看待,劝慰陆游到山水秀丽的严州之后,在公事之余大可吟诗作赋以消遣自适。在严州任上,陆游以高度的责任感整顿吏治,革新弊政,政绩显著,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巧合的是,陆游的高祖陆轸也曾经作过严州太守,当地人为陆轸立祠纪念,并请陆游作记。在严州任职期间,陆游删选自己的历年诗作,予以刊刻,共计二千五百余首。在蜀中流寓这一段生活经历让他念念不忘,于是把诗集题为《剑南诗稿》。这是陆游诗歌作品的第一次结集,行世之后深得当时文坛的好评。

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次年改任吏部郎中兼实录检讨官。这时他已经是六十四岁的老人了。光宗即位,陆游建议朝廷救弊兴衰,整饬朝政,修明法治,选拔人才,以实现中兴伟业。但沉缅在偏安享乐之风中的南宋朝廷已经没有什么进取精神,陆游满腔正气的进谏不仅不被采纳,反而遭到奸佞权僚的嫉恨,以“嘲咏风月”、讥刺朝廷的罪名再次将他罢职。陆游在愤慨之余,把故居命名为“风月轩”,以表抗争之意。

自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至去世为止,陆游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的田园中度过的。他远离名利场,笑傲于山水之间,以读书撰述为乐,“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度过了一段较为闲适的生活。他不在庙堂之上,“身杂老农间”,还亲身参加农业劳作,“种菜三四畦,蓄豚七八个”,晚年的很多诗作都真实反映乡邻百姓的生活,写出了他们的欢乐和痛苦。陆游本人的生活虽然窘迫,甚至偶有衣食之忧,但他不登权贵之门,不忘报国之志。他老而弥坚,读书撰文,吟诗作赋,创作精力极其旺盛,年过八十仍“无诗三日却堪忧”。在去世前的二十年间,他共有七千多首诗问世。

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春,陆游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他弥留之际仍不忘恢复中原、统一国家之事,嘱告儿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一叮嘱充溢着真诚而浓烈的爱国情怀,浸涵着诗人的血泪,直到今天依旧深深感染着读者。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爱国诗人。他的作品异常丰富,诗人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留传到今天的约有九千三百余首,是宋代现存作品最多的诗人。

陆游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创作时期及诗歌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把他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自少年到中年入蜀之前,属于他创作的早期阶段。他早期诗歌突出的特点是重技巧、工藻绘,如诗人所言“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这些诗作偏重于在形式上模仿前人,并没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容,诗人后来删汰甚多。诗人早年颇受江西诗派的影响,他私淑吕本中,师事曾几,浸染于二人的爱国情操,在诗歌艺术上接受“活法”、“悟入”的诗论,增进了艺术修养。他虽仿效黄庭坚等人的诗歌风格,但却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和才力,不为江西诗派所牢笼。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送七兄赴扬州幕》等。

第二时期主要包括在蜀和东归宦游两个阶段,前后近二十年。陆游深入抗金前线的军营生活,历览祖国雄奇壮伟的山川形势,加深了现实生活体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时诗风也随之一变,改而追求一种宏肆奔放的风格境界。这种诗风与诗人渴望建奇功、树伟业的抱负和爱国忧时的炽烈感情以及不拘小节的狂放性格相契合。在这个时期,陆游的文学创作境界得到提升,“放翁诗之宏肆,自从戎巴蜀,而境界又一变”(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六)。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具有雄放豪健之风的名篇,如《金错刀行》、《关山月》等,反映出时代的脉搏和广大人民的心声,与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态度迥然不同,表现出高度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第三时期是六十五岁以后。这一时期除了时间不长的入都修史经历外,陆游生活相对闲适,主要以读书、写诗为务。这一时期的农桑生活和川陕从军之时相比,诗人自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何止明明两世人”。他诗作中的爱国主义主题一以贯之,同时反映农村生活、闲适情趣的作品明显增多。陆游晚年的诗作可谓洗尽铅华,由豪肆造于平淡,“笔墨之清旷,与心地之淡远,夷然相得于无言之表”(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纵观陆游的诗歌,在艺术形式上可谓无体不备,无体不工。他最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著称,“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放翁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帖,当时无与比埒”(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陆游内心渴望的是昂扬激奋、波澜壮阔的人生,他的诗大都有着饱满的热情,神采飞扬,奔放雄健,兼有李白的飘逸奔放和杜甫的沉郁顿挫。近代梁启超称赞陆游:“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读陆放翁集》)陆游在语言上追求平易晓畅,把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中,其诗歌语言的特点是简练自然,接近口语,正如清人赵翼《瓯北诗话》所言:“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出语自然老洁,他人数言不能了者,只用一二语了之。”同时,陆游讲求整饬谨严之美,在结构上往往波澜叠起。这些都体现出陆游诗歌的个性特征。当然,他一生作诗甚多,有些未免流于浅近滑易,部分词句、诗意时有重复。但总体而言,陆游的诗歌作品无论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陆游的作品以诗为主,同时在其它文学体裁、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以余力为词,成就不如诗突出,数量也较少,但他的词作风格多样,兼有豪放与婉约两派的特点,正如明代杨慎《词品》所评价,“纤绝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苏轼)”。他的词作同样宣扬爱国热情,屏绝纤艳,激昂感慨,和辛弃疾等爱国词家同一途辙。南宋刘克庄即把陆游、辛弃疾并举,称二人“一扫纤艳,不示斧凿”(《词林记事》)。

陆游著述之富在南宋文人中极为突出,除诗词外,还有《渭南文集》五十卷、《放翁逸稿》二卷、《老学庵笔记》十卷等。他的散文大都文字洗炼,结构明晰,风格雅健;写乡居生活的散文如《书巢记》、《居室记》等则淡雅隽永,富有情味。《老学庵笔记》内容丰富,所载多轶文故实,颇有史料价值。陆游在史学方面有很深造诣,他撰写的《南唐书》叙述简核有法,为史传文的名作。

陆游不但是诗人、作家、学者,而且还是书法家。据亲眼目睹陆游词作草稿真迹的宋代陈深记载,其书法“笔势圆熟”、“句法清真”,在不经意间有其妙处,“天真烂漫,姿态横生,种种可为师法,杂之杨凝式、大小米间,又何愧耶?”(《陆放翁词稿跋》)从流传至今的墨迹看,陆游用笔与苏轼极为相近。

陆游为南宋第一大诗人,对当时和后世都有积极的影响。人们往往把他和杜甫、苏轼相提并论。南宋的“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虽然诗学晚唐,但“实用陆(游)之法度”;江湖派诗人苏泂、戴复古直接从陆游那里获取思想和艺术上的营养。刘克庄濡染陆诗尤深,“务为放翁体”(元方回《瀛奎律髓》)。陆游作品中的爱国主题对后世影响最深,他饱含爱国精神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可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句解题解赏析-陆游作品

更多陆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