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人怨》古诗译文赏析-柳中庸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14:43

征人怨原文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

①金河:即黑河,唐时设有金河县。玉关:即甘肃玉门关。

②青冢:汉王昭君墓。传说塞外草白,独王昭君墓上草色是青的,故名“青冢”。黑山:一名杀虎山,与金河、青冢均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境内。

【译文】

年年守关年年出征,天天举着马鞭与刀环。塞外飞雪落在昭君的青冢上,看那万里黄河,依然缠绕着沉沉黑山。

《征人怨》古诗译文赏析-柳中庸作品

征人怨赏析

【赏析1】

这首诗写远征之人久戍边关无法还乡之怨。

远离家乡的征人,每年不是出征到金河,就是转战在玉门关;每天不是扬鞭策马,就是举着刀环与人格杀。暮春三月本来是征人家乡春暖花开的时候,但边塞之地仍然白雪纷飞,塞外的青冢上覆满积雪;黄河九曲,环绕着沉沉黑山:一切都那样零落荒凉。诗中没有一字是怨,但事实上却字字是怨,把征战之人厌倦戎马生涯的怨恨寓于其中。白雪黑山不但写出了塞外的荒凉,也透出征人心中的凄凉。全诗凸显了晚唐国力渐弱时的诗风。

《征人怨》古诗译文赏析-柳中庸作品

【赏析2】

柳中庸是唐大历年间进士,中唐诗人。此时的国力不再有盛唐时的气象,诗人们所写的边塞诗也从赳赳豪情更多地转向抒写边塞将士们的生活状况。这首诗所反映的就是一个长年驻守边关的征人的哀怨。从诗中所提到的几个地名来看,都在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岁岁”“朝朝”表现时间上的无休无止,年复一年。“金河”“玉关”两地相距甚远,更显奔波之苦。“马策”,马鞭。“刀环”,战刀上的铜环。两者都是军旅生活的代表性事物,足以使人联想到征战生涯。一个“复”字,一个“与”字,显出单调而无尽头,透露出征人的疲惫与无奈。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三月时节,内地已届晚春,但征人所在的边塞却还是白雪纷纷。“青冢”是汉元帝时和亲匈奴的王昭君的墓地,一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境内,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这里不一定是实指,只是表明征人所在的位置是在塞外。末句“万里黄河绕黑山”,写边塞的山川形势:万里黄河绕过绵绵黑山,继续奔腾向前。黄河、黑山本不在一地,黄河绕黑山的情形是不可能实际出现的。诗人把这些地名牵到一处,皆因这些都是征人转战跋涉常经之地、常见之景。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两幅画面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边塞的苦寒荒凉,更可以感受到戍边将士们的辛苦辗转。

四句诗四个画面,表面上看来不相统属,但用标题一贯穿,却产生了连环画般的效果。一个在苦寒单调的环境中长年奔波不已的戍边将士的形象一下子生动了起来。虽通篇无一“怨”字,却使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怨气,收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唐司空图《诗品》)的艺术效果。而其对仗之工整,色彩之绚丽,用字之凝练,在绝句中实属上品。

(陈坦)

《征人怨》古诗译文赏析-柳中庸作品

【赏析3】

边塞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边塞诗题材开阔,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题材:描述边疆风光;记述边疆兵士的艰苦生活;展现边疆兵士杀敌报国、戍守边疆的宏大抱负;抒写边疆战士的思乡之情等等。本诗是流传广泛的边塞诗,主要写单于都护府的征人久戍不归、思乡情切所生的怨情

前两句中使用了两个叠词,“岁岁”“朝朝”写出了戍边时间之长、征战的频繁。首句“金河复玉关”写出了辗转征战的地域之多,“马策与刀环”说明几乎每日都有征战,以致达到马不卸鞍、人不解甲的境地,把征战生活的单调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战士在边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征战,转战于不同的战场,奔波劳顿。

第三句写得颇为凄凉,“三春白雪”原本应该是很美好的事物,然而终归青冢。“青冢”是西汉时与匈奴和亲的王昭君的坟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内,远离中原,僻远荒凉。传说塞外草白,唯独昭君墓上草色发青,故称青冢。诗人用“归”字,写出了归宿感:征人也许再也不能回到故乡,只会终归坟墓,如王昭君一样长留塞外。

第四句的笔力足有千钧。黄河之水绵长,不停奔涌;暮春时节,征人们想到中原,而眼前的却是黑山。诗人就以“绕”字消除距离,描述了征人们想象黄河之水绕过黑山又继续向前流淌的内心画面。最后一句虽是虚写,但其中的黑山与上句的白雪形成鲜明对照。在古诗中,有些作为地名的颜色名词虽不指颜色,却与诗中其他词语辉映,造成一种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感觉。本诗中最后两句就是典型。其中的“白雪”、“青冢”、“黄河”、“黑山”像浓重的色块,颜色明晰而深重,所占空间广大,造成一种感觉冲击,很有艺术感染力。

本诗写了一种悲壮的怨情,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更多柳中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