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原文
长门怨
刘皂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长门怨赏析
“长门怨”是宫怨诗的标志性诗题。这首诗写失宠宫女的怨情,一唱三叹,情景交融,凄婉动人。
中国传统的诗歌在表达情感时,常常用情景交融法。在选择表现自己情感的景物时,有时是以乐景写哀,有时是以哀景写哀。本诗选择的是后者。所谓以哀景写哀,是指选择象征愁苦的意象来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秋风秋雨愁煞人”,萧瑟的秋天、绵绵的秋雨,是写愁怨的典型的意象。它将失宠宫女悲伤痛苦的心情具象为漫天飞舞的绵绵细雨,非常感人。
绵绵秋雨渲染了凄苦悲凉的氛围,奠定了全诗愁怨的基调。诗一开篇就是浙浙沥沥的雨滴之声。时令当秋,寒气袭人、细雨缠绵、潮湿阴冷。这种节气使人郁闷消沉、孤单苦闷。普通人尚且如此,遭受失意挫折的人,心境更是何等的落寞。“长门”点出了失意的事由。“长门”是一个典故。里面住的阿娇,汉长公主之女,出身是何等的高贵,武帝少年时指名要金屋藏娇,这是何等的荣宠。时过境迁,当已是陈皇后的阿娇听说卫子夫得宠时,多次求死,终于被废后居住在长门。(见《汉武故事》)长门就成为冷宫的代称。伤心人遇伤心景,怎么不加倍伤感?雨滴之声使夜晚更加如死一般寂静。这一句的用字很有特点。一句中两个“长”字相叠,拖长了音节、增加了时间的长度,表现出长夜难耐的凄惶。
绵绵秋雨表现了诗人愁苦的情感心理。“昭阳”是皇帝的居所,被废之人自然已无缘再进,咫尺成天涯,但昭阳宫却仍是她的痛苦所在,她的牵挂所在,甚至是她的希望所在。李白有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刘皂诗中说“愁心和雨到昭阳”,将情感赋予自然景物是中国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这时无论是李诗中的月亮还是刘诗中的秋雨,都是情感的载体,与诗中的愁怨情感融为一体。愁心化为天上的雨水漫天飘飞,愁心又化为宫女的泪水汩汩滔滔。诗中用雨水、泪水反复渲染表现“愁怨”,尤其是最后一句“拭却千行更万行”,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泪如泉涌、终日以泪洗面的情景。宫外漫天细雨,绵绵不绝;宫内失宠宫女的泪花,满面纵横。这幅场景催人泪下,令人同情。
“君恩断”点出了宫女的愁怨的根源、伤心的理由、痛苦的起因。用泪痕不断与君恩断作比,道出了君王的薄情寡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常。诗的直刺力度因这一句而加强了。
(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