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乐原文
军中乐
刘克庄
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
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军中乐赏析
诗题为“军中乐”,但军中乐的,可不是广大的兵士,而是将军。诗的前八句就围绕一个“乐”字着笔,描写将军的生活。开始两句先描写将军的生活环境:军营四周都有夜间打更巡逻的兵士,中军大帐戒备森严,有万人把守。刁斗,古代军中用具,铜质,白天可以烧饭,夜间用来打更。“面面”与下句的“深深”相对,写出了军营肃穆的景象。从这两句诗来看,颇有战争的气氛,警惕性之高、戒备之严还真像个边防将军的样儿!接着,诗人之笔又深入一层,带领读者穿过重重的卫士,看到了帐中的将军。将军的职责就是行军打仗,就要过戎马生涯。这位将军却不然,他自恃身份贵重,不披铠甲、不骑战马,夜夜只派遣兵士去防守险要的关口。将军而不据鞍马,难道是一员儒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不,诗人又指出:将军自以为敌方不敢进犯,于是行围射猎以助酒兴了。畋猎,古人认为可以申文武之教(见《晋书·乐志下》),可以激发人的豪情。可惜这位将军全不是为此,他只是为了猎获一些麋鹿来佐酒。但还不止于此,古人认为军中有女子,会影响军队的士气(见《汉书·李陵传》、杜甫《新婚别》),而这位将军却有女乐随军。诗人跳过将军饮酒歌舞寻欢作乐的场面不写,却抓住酒醒后赏赐歌女的情景作描绘:月落更尽,将军酒醒,把成百段的彩绸彩缎赏赐给歌儿舞女。更阑月落,写将军佚乐之久;彩缣百段,写将军赏赐之豪。歌舞的场面呢?诗人不著一字,却通过将军的沉醉、赏赐的无度,让读者去想象其豪华奢靡。不从正面着笔,却能尽得其意。
诗的最后两句情调突变,由将军转向兵士,由写乐转为写悲。士卒苦战受伤,却无力支付治刀伤的药费。这样的鲜明对比,具见诗人的愤慨之情。
对一个将军来说,要想指挥战争取得胜利,首先要看他能否正确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诗里的将军对形势的判断是:“虏畏不敢犯”,妙的是前面加了“自言”两字,这便有深意。他只是自以为如此,事实如何,那是另一回事了。再说,将军自己是否真的以为“虏畏不敢犯”呢?也不见得。如果真是这样,他就不会“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也不会“夜夜发兵防隘口”了。他明知敌军猖獗,才用重兵守卫。可惜,不是用重兵守边,而是用重兵严密保卫自己寻欢作乐。明知形势如此,偏说形势如彼,自欺欺人。这不是麻痹大意,而是不顾国家安危,不顾士卒,不恤边事,但求及时行乐。一方是射猎行酒,轻歌曼舞,另一方则是转战沙场,血流如注;一方是百万缠头,一掷无吝色,另一方则是呻吟反侧,无钱合药;这种种对比,不仅揭示出官兵的对立、将军的腐朽,边防的危殆也可想而知了。
诗中所写并不是诗人在危言耸听,而是南宋现实的写照。“营幕之间,饱暖有不充,而主将歌舞无休时;锋镝之下,肝脑不敢保,而主将雍容于帐中”(辛弃疾《美芹十论》第六),就是这首诗最好的注脚。诗人对将军的愤恨、对士卒的同情、对边防的担忧之情,在对比间也就显而易见了。
(张燕瑾)
【作者】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六年(1246)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谥文定。尝受学于真德秀。诗词颇有感慨时事之作,为江湖派重要作家。有《后村先生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