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戍》原文赏析-刘基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10:28

古戍原文

古戍

刘基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古戍赏析

本诗大约作于至正二十年到至正二十七年(1360—1367)间,因为1360年以前,刘基为元臣未入朱元璋幕,不可能有诗中向上的情绪,而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从此脱离了军旅生活,且第二年即辞归乡里。只有在这期间,刘基参谋军事,削平江南群雄,曾多次亲临前线,诗既不可能作于1368年(洪武元年)北伐以后,则题中“古戍”必非指北方沿边旧垒,当指江南的险隘古堡。按当时朱元璋以应天(令南京)为根据地,占有皖、浙、赣交界地区,其东有张士诚(据浙)、方国珍(据浙东),西有陈友谅(据江西、湖广),南有陈友定(据福建),而这些地区在五代时曾为南唐、吴越、闽、楚等国分据,必立戍垒于其边;元末群雄争战,亦必利用这些古戍;又“梅”生江南,益可证诗中古戍绝非在塞上,实在江南也。具体地点则难确指。

诗首联点明作者立身于百战之地,沿山布列的古老营垒相继点燃了烽火,它们连成一片,烧红了半边天;新筑的城仿佛摇摇欲坠,因为阵阵雷鸣般的号角声在震撼着大地。“殷地”,满地。“新城”暗示此地最近就有过拉锯式的争夺,城池随坏随筑。此联开首即点出“古戍”题目,并用对仗写出了雄浑悲壮的气势。次联则用想象抒写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在九州大地上至今仍然虎豹横行,相互吞噬;四海之内,还没有一块土地恢复农事。“虎豹”指割据的群雄。“未桑麻”指人民不能从事生产。下一联则实写眼前寥落的景物:原野的空旷使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天边淡云与衰草相接;江面空荡荡的,只看见岸边白雪覆盖不匀露出来的沙滩。这就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烟、舟楫、村市都哪里去了呢?二、三两联一虚一实,写出了作者及广大百姓对战乱的深恶痛绝。然而生灵真的被战火毁灭殆尽了吗?不!天地间生命之力毕竟是顽强的,不可遏止的,严冬过后必将是春天!所以尾联说:在这一片肃杀惨淡的空旷中,仍不时可见野火烧不尽的蜡梅花,从草中、雪下、石畔冒出,那一派生机不正是未来的希望吗?结尾表示作者对战乱过后新的太平世界的出现充满信心。

作者应朱元璋征召以后,感其厚遇,竭忠尽智,很有作为,曾使应天政权几度转危为安并最终统一天下。朱明王朝的初期确实实现了作者“四海合一,万民乐业”的理想。

本诗雄浑中见清新。写景系大笔勾勒,再稍加点缀。结尾化用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名句,意味深长。前三联对仗也极工稳,是一首好的五言律诗。

(郭长庚)

【作者】

刘基(1311-1375),字伯温,青田(今属浙江)人。元末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旋弃官归隐。元至正二十年(1360)受聘至金陵,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开创帝业,为明开国元勋。明初授太史令。累迁御史中丞,封诚意伯。洪武四年(1371)辞官归故里。性刚,疾恶如仇,为胡惟庸所谮,被太祖猜疑,忧愤而卒。一说为胡惟庸毒死。谥文成。其诗文均有特色,且影响较大。文章闳深肃括,诗歌沉郁顿挫,自成一家。有《诚意伯文集》传于世。

更多刘基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