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原文赏析-刘光第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10:11

瞿塘原文

瞿塘

刘光第

尽唤蛮山压客舟,甲盐飞去入空道。

双崖云洗肌如铁,一石江穿骨在喉。

风静鱼龙排日睡,水还巴蜀接天流。

涨时倒海枯时涧,安稳哦诗答棹讴。

瞿塘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写了长江三峡之一——瞿塘峡的壮丽风光。瞿塘峡,又称夔峡,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宁河口,全长33公里。其中白帝城至巫山县大溪镇一段为峡谷,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峡。两岸悬崖壁立,江面最狭处仅百余米;江流湍急,山势险峻,号称“天堑”。大溪至大宁河口为宽谷。诗人们常咏的是峡谷那一段。

诗的前二联,作者抓住瞿塘峡地貌的特点,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雄险和峻拔:“尽唤蛮山压客舟,甲盐飞去入空道。双崖云洗肌如铁,一石江穿骨在喉。”首联二句以动写静,描写的是舟行峡中,人们获得的视觉官感。两岸凝重不动的大山似扑压而来,欲飞空而去,若不是险峻高拔万分,断然不会使人产生如此感受。“甲盐”,即赤甲、白盐二山,在奉节城东十余里,夹江水相峙立。颔联二句则描写了另一种官感,一种类似触觉的官感。高耸入云的巨人般的双崖,岩石有如它那铁一样的肌肉;横卧江心的滟滪巨石,正似骨鲠在喉。这里作者用拟人的手法,非常形象、逼真地描画出瞿塘峡口的地理环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句中的“双崖”,指瞿塘门,亦称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二山笔立相对如门,故称之。“一石”,谓滟滪堆,《水经注》云:白帝城“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淫预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处矣。”同书引李膺《益州记》云:“滟滪堆,夏水涨没数十丈,其状如马,舟人不敢进。又曰犹豫,言舟子取途不决水脉,故犹豫也。”

诗的后四句,作者的笔锋转向峡中的江流:“风静鱼龙排日睡,水还巴蜀接天流。涨时倒海枯时涧,安稳哦诗答棹讴。”这四句诗,一句一层意思,相互独立亦相互联系,充分显示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第一层意思,即颈联的出句,描写江水风平浪静时的景象。鱼、龙之属可连日大睡,足见水流之平稳。庾信《哀江南赋》云:“鱼龙之逢风雨”,此则反其意而用之。第二层意思,即颈联的对句,言江水往复回旋、源远流长,谓江水是接天西来,又接天东流而去。句首云:“水还巴蜀”,意似杜诗“西南万壑注”(《瞿塘怀古》)。第三层意思,言峡中之水涨落时景象殊异,是作者的联想。末句为第四层意思,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活动。江水的涨落是必然的,人的情绪不应受这必然现象的干扰。不管是峡中水势盛大时如海水倾倒,还是枯落时水势衰败如山涧,诗人总能安稳地坐在舟中吟咏着诗歌,与船家划船时的歌声相呼和。句中的“答”字,还有另一含意。作者能乘舟泛江,饱览峡中壮丽的风光,自然是仗舟子之力,故“哦诗”以答谢之,体现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尊重。

从这首诗的语句和内容看,可以推断出此诗是作者记叙自己乘舟泛江的亲身感受。一首七言律诗,仅能容纳五十六字,一次壮游的感受,无疑是相当丰富,很难用数十字表达清楚的。然而作者就是用这寥寥数十字,抓住瞿塘峡最有特征、最典型的景物,从形、神两个方面下笔,将瞿塘峡的壮丽、险奇和雄浑写得神态飞动、逼真欲现。譬如首联的“尽唤”“压客舟”“飞去”,是写“神”;颔联的“肌如铁”“骨在喉”,是写“形”,而“排日睡”是写“神”,“接天流”是写“形”,等等。这些都是夸张的比喻,通过这种夸张,景物得到了更为真切的描绘。刘勰所云“壮辞可以喻其真”(《文心雕龙·夸饰》),就是这个道理。

(刘新生)

【作者】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顺人。“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进士,官刑部主事。参与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被杀。博学能诗文,笔力雅健。有《介白堂诗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