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古诗赏析-刘方平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10:07

夜月原文

夜月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月》古诗赏析-刘方平作品

夜月赏析

文学艺术的题材是千差万别的,很广阔的。我们既不能将重大的、主要的题材和非重大的、次要的题材等量齐观,也不应当将题材局限于狭窄的范围之内。文艺既然是生活的反映,那么,生活的范围有多么广阔,文艺作品的题材也就应当与之相适应。

诗人们有时正面描写政治社会上的重大事件,有时则通过一件小事,小中见大,显示了某种重大的意义。还有的就只写自己个人生活中的某些经历、观察、体会、感受,由于深刻地揭示了人们的优美健康的内心世界,也就丰富了读者的精神生活,从而具有美感价值,具有普遍意义。刘方平这首诗,写的只是诗人自己在一个月夜的感受,却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为后世所传诵,正是上述情况的一个成功的例子。

诗的前两句写景,同时也就记时。古人一夜分五更,以漏声或鼓声报知,称为更漏或更鼓。“更深”,指三更以后。星月交辉,夜景明朗美丽,但月光已经西斜,不再高悬中天,所以只照到人家的一半,而北斗、南斗,也已横斜(阑干也是横斜之意),移动了它们傍晚开始出现的位置。从星月交辉到月斜星转,是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的,而看得如此分明,则人之不眠可知。

后两句记闻,同时也就抒感。更深人静,展转难眠,忽然听到虫声从庭院而起,透进了绿窗纱,于是,感到春天的气候确实已很和暖,未免觉得节物变迁,有点触目惊心了。本是听虫声而惊春暖,却先出春暖,后出虫声,是有意倒叙,引起注意。“今夜”与“新”相应。说“今夜偏知”,是此前不曾注意;说“新透”,是此前没有听到。虫声扰人,节物感人,所闻如此,所感如此,则原来就不能入睡的人,更无法成眠了。至于为什么见月色而始即难以成眠,闻虫声而更无法入睡,是思念家乡?怀想情人?嗟叹身世?还是什么别的?诗人一概不提,写得极宛转含蓄,而惆怅之情,自在言词之外,读者也当然无妨根据自己的生活和感情,自由地去加以填充。

此诗前写因月光斗柄之倾斜移动而感到夜色之深,后写因虫声忽闻而感到春气之暖,都见出作者对环境观察的敏锐细致,反映的准确。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事物的变迁,习而不察,但敏感的诗人,却能将它们捕捉起来,描写出来,就使读者觉得既平凡而又新鲜。

和这首诗很相近的,有白居易的《寒闺怨》: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其写情,也和前诗一样,是通过对事物的细致感受来表现的。

洞房,犹言深屋,在很多进房屋的后部,通常是富贵人家女眷所居。居室本已深邃,又被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所以更见幽静。帘子称之为真珠帘,无非形容其华贵,与上洞房相称,不可呆看。洞房、珠帘,都是通过描写环境以暗示其人的身份。“梧桐影”既与上文“寒月”相映,又暗逗下文“秋霜”,因无月则无影,而到了秋天,树中落叶最早的是梧桐,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前两句把景写得如此之冷清,人写得如此之幽独,就暗示了题所谓寒闺之怨。

在这冷清清的月光下,静悄悄的房屋中,帘子里的人还没有睡,手上拿着剪刀,在裁缝衣服,忽然,她感到剪刀冰凉,连手也觉得冷起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随即想起,是秋深了,要下霜了。秋霜欲下,玉手先知,也正和前诗写听虫声新透而感春暖同一手法。暮秋深夜,赶制寒衣,是这位闺中少妇要寄给远方的征夫的(唐代的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冬衣。所以唐诗中常常有秋闺捣练、制衣和寄衣的描写。在白居易的时代,府兵制已破坏,但家人为征夫寄寒衣,仍然是需要的)。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冬衣未成,秋霜欲下,想到亲人不但难归,而且还要受冻,岂能无怨?于是,剪刀上的寒冷,不但传到了她手上,而且也传到她心上了。丈夫在外的辛苦,自己在家的孤寂,合之欢乐,离之悲痛,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来,是完全可以想得到的,然而诗人却只写到从手上的剪刀之冷而感到天气的变化为止,其余一概不提,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会。虽似简单,实则丰富,这就是含蓄的妙处。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虽然是一首题画的诗,但其艺术手法和上面两首有共同之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是北宋初期一位能诗善画的和尚,很为王安石、苏轼等人所推重。这位和尚擅长描绘水禽。这幅春江晚景,如诗人在其作品中所再现的,所画是江干丛竹,丛竹之外,露出几枝桃花,而江上竹桃,又与江中绿波互相辉映。着色既极其明丽,布景又非常清幽。加上又有几只鸭子,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着,更见静中有动,呈现了一片大好春光。诗人在这里,以自己对于这幅图画的体会,来解释那位画家对于自然的体会;在惠崇的笔下,鸭子如此生动活泼地在水中嬉戏,该是由于到了春天,水的温度回升,而鸭子却首先感到了这一变化,所以这么洋洋自得吧。

以上,已经缴足题面。但诗人对这幅画的体会却不停止在这里,他的想象将他从赏玩画中所有而发展到描摹画中所无的境界中去了。在长江下游,蒌蒿是春初的新鲜蔬菜,河豚鱼更是其时的名贵食品,而做河豚鱼羹,都用新生芦苇的嫩芽作配料。他由桃柳之艳,春江之暖,而想到这也正是吃河豚的季节。鸭知水暖,是根据画中所有而描写的。河豚欲上,则是画中所无,想象得之。前两句是实,后两句是虚,但合在一处,以虚境来补充实境,并没有使读者产生画蛇添足,节外生枝之感。这是因为它们所写,虽然虚实有异,却都服从于表现春江晚景这一主题的缘故。

一般绝句的重点都在后半篇,每每用第三句转到关键的地方,用第四句点明主旨,第一、二两句只引起或衬托下面要说到的主要事物或意义。苏轼这首诗的结构比较特殊,它的上下两个半篇,各说一事,彼此无关,却由主题的一致性将它们联系在一处,成为一个有机体。它的第二句之所以特别为人传诵,则也是因为它体现了作者对于事物观察的敏锐,体会的细致和描写的准确与深刻,给人以新奇的感觉,与刘、白两诗写因虫声之发而知春气已暖,因剪刀之冷而觉秋霜欲下者,正复相同。

在上述三诗中,我们着重地解释了诗人对事物的细致敏锐的感受和反映。这在作品中,是属于所谓细节描写的。这种描写,无论它本身写得多么成功,但如果无助于刻画人物,阐明和丰富主题,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这三首诗中的细致敏锐的感受之所以动人,正因为它们对于刻画诗中人物和表达作品主题是不可少的。

更多刘方平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