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泛舟原文
秋夜泛舟
刘方平
林塘夜泛舟,虫响荻飕飕。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作者】
*刘方平,唐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开元、天宝时在世。一生隐居不仕。与皇甫冉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
秋夜泛舟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天的小诗。秋山如画、秋叶如丹、秋水澄澈、秋空高远、秋菊傲霜、秋雁横空、秋气肃杀、秋容惨淡……乃至秋花秋月秋雨秋风,这一切可以被拿来作为咏秋的材料,古往今来几乎都已被诗人写尽,变成了套话,以致在读诗的人头脑中也已形成了思维定势和审美疲劳。刘方平却另辟蹊径,写秋声和月影,一联绝妙的“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新颖、精致、鲜活、优美,立即使它在一切咏秋的陈词滥调中脱颖而出。
试想:在一个秋天的夜晚,荡桨在银色月光朗照的池塘上,是一个多么静谧优美的画面!而为这美景增添诗意的还有四周葱茏的花木,参差横斜,把月色切割成忽明忽暗斑驳的光影,平添了秋夜的朦胧美;更有虫声唧唧伴和着夜风中芦荻的飒飒声,这些小生物不疲倦的大合唱,显示了秋夜生命的律动,静夜不静,安静中又充满了神秘的动感,你甚至仿佛能感觉到大自然的脉搏,听到它的呼吸。看不见摸不着的“秋”,在刘方平的笔下正是通过“千声”而激活的:大自然的一切天籁都在各自以自己的声音诉说着秋天的到来。正是这光影和声音,“有声有色”地彰示了一个充满生机生趣的大千世界的存在。
不仅如此,还妙在诗人营造如此优美的画面时竟没有正面写月亮。唐人的咏月名篇,像李白的《古朗月行》《月下独酌》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月亮都是闪亮登场的主角,被诗人渲染得出尽风头;而《秋夜泛舟》的主角不是月,甚至也不是泛舟的人,刘方平是在写“影”和“声”,而把月色和秋意“顺便”带出。这一“顺便”,境界全出,月亮成为一个高明的画家,秋虫则是热情的歌者,它们各被赋予了生命和性格。“皆因”和“各为”作为诗眼,把看似无序和彼此无关的自然现象理出了微妙的因果关系,影是果,月是因;声是果,秋是因;写果而得因,这就是诗人在细心观察感悟对象基础上的迁想妙得。
前两联写景,构成一幅极精致极纯粹的图画,后两联写淡淡的乡愁,使“纯粹”的秋景有了人气。刘方平是洛阳人,写此诗时客居异乡,因秋气引发秋思,想到又是一年芳草绿的春天和夏天已经过去,秋天一到,一年又将尽了;回首西北方向,浮云遮蔽,望不见远在浮云之外的乡关,也不知故乡的伊水在何处仍年复一年地空自奔流?当然,诗无达诂,这种惆怅之情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自伤老大而碌碌无为之意。但这不像是刘方平。刘方平早年落第,终身未仕,生活闲适,又兼能画山水,对大自然的美有精到细微而敏锐的发现和感悟;从他现存为数不多的二十六首诗里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以及国计民生没有什么喟叹,更没有什么忧国忧民的负载,不像杜甫。因此,对此诗的解读也许仅止于乡愁,而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的,还是那唯美的月影虫声交织成的秋夜美景。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这样的刘方平式的独特表达,在他的诗里并非孤证,还有他的《夜月》:“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心中感知春气的萌动竟然是由耳中听到窗纱外透进来虫声引发的,同样使人感到新颖难忘。可知只要有真切独到的感受和丰富饱满的意象,是抒情而不是煽情,是真情而不是矫情,发而为诗,必是好诗。
(黄宗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