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原文
望岳
李因笃
太华三峰列峻屏,晴霄飞翠下空溟。
晓云东抱关河紫,秋色西来天地青。
玉女盆中寒落黛,仙人掌上接明星。
乱余林壑饶遗客,缥缈幽栖赋采苓。
望岳赏析
西岳华山以它险峻雄伟的英姿,屹立于中国的西北,引来了无数的歌咏。这首《望岳》,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华山的高大雄伟,而且熔神话传说和明清乱后的社会现实于一炉,在歌咏华山的佳作中,增添了富有新意的篇章,给人以新的启示。
这首七律在开始一联描写华山的高峻时,就有不落俗套的新颖手法。“太华三峰列峻屏,晴霄飞翠下空溟。”“太华”即华山。华山有三座高峰,一是东面的莲花峰,二是西面的仙人掌,三是南面的落雁峰。这三座山峰相连而又特立,巍然直指青天,成为华山的奇观。第一句用比喻手法,把三座山峰喻为并列高大的屏风,不仅十分形象,说明三峰拔地而起,像屏风上的画图一样,千姿百态,引人观赏,流连忘返,而且也暗中指出它是关中的屏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这一句突出了一个“峻”字,下一句于是继续写“峻”,加以深化。一般写山峰的峭拔,都是从下而上着笔,以显示仰之弥高、望之弥远的山势。但这一句却是从上而下写来,说放眼望去,但见葱茏蓊郁的三峰从晴朗的空中飞泻而下,有如垂天直下的绿色瀑布,似乎这三峰不是从地下耸立而上的,倒像是从天上垂挂下来的,直接地面。这样写,就把三峰的高入云天,不可测度,表现得十分形象,它的高峻的特点也就非同一般了。诗人把写实性的描写与大胆的想象,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一开始就给人以精警新颖的印象。而且,第一句的“列”字,第二句的“飞”“下”二字,既准确有力,而又飞动有气势,使诗句劲挺矫健,就像整个西岳华山给人的印象那样,是这般雄伟挺拔,叹为观止。
第一联是从竖的方向来观察华山,得到的印象是高峻,到颔联,作者即从横的方向来审度,感觉是广大。“晓云东抱关河紫,秋色西来天地青。”早晨,华山灿烂的朝霞向东涌动,笼罩着函谷关、黄河一带,把关河映照成一片紫色;明净的秋日,华山苍翠的秀色向西而来,仿佛天地间都染上了一片青葱的颜色。这两句,气势极为雄阔,而色彩又非常绚烂,整个华山被烘染得极为壮观。前一句化用了杜甫《秋兴》第五首中“东来紫气满函关”诗意,暗用老子的故事。据《关尹内传》:“关(即函谷关)令尹喜常登楼,望见东极有紫气西迈,曰:应有圣人经过。果见老君乘青牛东来。”因为华山东面的函谷关与老子有关系,这里便顺手拈来,使诗意更为丰富。后一句化用了王维《送邢桂州》中“潮来天地青”诗意,含蓄地把向西扩散的华山秋色,比为铺天盖地的滚滚碧涛,极为形象。这样,化用诗意,暗用典故,更增加了诗句的充实的内涵,启发读者作更多的联想和更深的思考。两句以华山为中心,东西顾盼,目接千里,极尽广远辽阔之势。
前两联从纵向、横向交叉描写了华山,气势已足,如果再接着描写,就有些难乎为继。于是作者到第三联,就转换笔锋,驰骋想象,写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把读者带到另外一个更加美妙的境界。“玉女盆中寒落黛,仙人掌上接明星。”两句合用了《集仙录》中的神话故事:“明星玉女,居华山,服玉浆,白日升天。建玉女祠,祠前有石臼,号玉女洗头盆,其水碧绿澄澈,雨不加溢,旱不减耗。祠有玉女马一匹。”诗人想象,在月明星稀的夜晚,那华山的仙人掌直插九霄,与空中闪烁的明星相接,此时,神女“明星玉女”正站立峰顶,似乎刚在“玉女盆”中洗过头,那眉黛之色还映照在清凉澄澈的盆水中。这一想象,给巍峨雄伟的华山抹上了神奇的色彩,显得迷离恍惚,令人心神荡漾。两句合用一个故事,诗意浑然;“明星”语意双关,把自然景色和神话传说巧妙地紧密结合,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到最后一联,诗人仍然驰骋想象,但却是从神话回到了现实:“乱余林壑饶遗客,缥缈幽栖赋采苓。”诗人看见华山上那幽深的林壑,想到明清易代的动乱之后,那些不愿与清朝合作的遗民、隐者,大概有不少就隐居在这华山之上吧。也许,他们此刻正唱着《诗经》中“采苓(甘草)采苓,首阳之颠”的歌,在深山中到处采药哩。“缥缈”二字,把那些隐者行踪飘忽、悠然自得之态,曲曲传了出来,一方面与上面提到的神仙“明星玉女”相比并,使神话与现实融为一片,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这些“遗客”的欣羡,委婉地表示出自己也不愿与清廷合作,也要归隐,到这险峻雄奇的华山上来,过那神仙般的生活,来彻底领略华山的美景。这一联与开始相照应,把对华山的赞美和自己的政治态度,都含蓄地表现了出来,留下了悠远深长的余味。
全诗笔力雄健而又深婉曲折。紧紧扣住一个“望”字,上下左右,天上人间,从各个角度和层面,调动各种手法,来反复描写华山的自然形态和人文景观,在深入的观照中充分表现出了华山的特点,并寄寓着诗人自己的政治愿望,具有深刻的含义。这在歌咏华山的诗歌中,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管遗瑞)
【作者】
李因笃(1633-1698?),字天生,号子德,陕西富平人。与顾炎武友善。又与李硕、李伯并称“关中三李”。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官翰林院检讨,旋告归。其诗激越凄凉。有《受祺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