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译文赏析-李益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07:43

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①回乐峰:指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边。

②芦管:乐器名,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孔,下端有铜喇叭嘴。

【译文】

回乐峰前的沙粒洁白如雪,受降城外月光如霜。不知哪里有人在吹奏芦管,出征的将士整夜整夜地怀念故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译文赏析-李益作品

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

【赏析1】

这首诗主要写边塞夜景,征人思乡。

本诗前两句写景,烘托出荒凉的边塞景象。在这样的背境下,传来悲凉的芦笛声,怎能不引起久戍征人的思乡之情?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译文赏析-李益作品

【赏析2】

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

“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诸将五首》其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同上)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

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像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戍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

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像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画,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

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茄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

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诗人《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

(周啸天)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译文赏析-李益作品

【赏析3】

这首诗是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而引起了思乡之情的。前两句写景,先写大漠的荒寒,次写月色的凄冷。回乐烽(烽,有的本子作峰,误。烽即烽火台,古时的远距离警报装置)、受降城(唐时受降城有东、中、西三座。这是指位于回乐烽附近的西受降城),点明所在之地,一是“沙似雪”,一是“月如霜”。上句是仰观,下句是俯视,俯仰之间,上下交映,但觉白光一片,寒气侵人。边地之寥廓和寒苦便完全表达了出来,从而为下文写望乡作张本。

后两句写情。在这种环境里,本来就很寂寞,加以忽然听到了不知从何而来的芦笛声,怎么能够不引起出征军人对于家乡的怀念呢?于是,一夜之间,大家的乡情都被触动了。说“不知何处”,是刻画乍闻笛声,立刻引起乡思,也无暇去查究其来自何处,何人所吹。说“一夜”,说“尽望”,则见所有征人,人同此心,心同此感。

此诗风格自然流畅,形象确切鲜明,完全写出了征人眼前之景,心中之事。作者另一首《从军北征》,和此诗极为相近,我们无妨拿来作一比较。诗云: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一上来点地、写景,从而暗示征途的艰辛。天山地本高寒,何况又在雪后,加以湖泊上吹来的冷风,真是岑参在《走马川行》中所写的“风头如刀面如割”了。在这种地区和季节里行军,而且还是夜间行军,该是多么困难呢!而正是在此时此地,横笛又偏偏吹起《行路难》这支曲子来了,岂不更使人触耳惊心,触景生情吗?这个“偏”字下得好,它显示出对于正在极其艰苦条件下行军的征人来说,横笛之撩动了他们的心弦,正如火上加油,因而下文迸发出来的思乡之情就合情合理了。由于横笛以音乐的语言表达了征人们所共同具有的行路难的想法,也撩动了他们的乡思,所以这么多的人,便一时都在月光之下,回头东望了。月光照着眼前寒冷的沙漠,也同样照着心中温暖的故乡,怎么能不回头一看呢?

两诗都是写征人因听乐而思乡,也同样兼写情景,因景及情,写出了在特定环境中将士们的普遍情绪,但在表现方法上,却各有妙处。前一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后一首则是首句写景,余三句写情;前一首用一联工整的对句写地点、景物、气候,着意刻画,加倍渲染,而不嫌其多;后一首虽然也同样写了地点、景物、气候,却用一句包罗。“天山”、“海”,相当于“回乐烽”、“受降城”,“雪后”、“风寒”相当于“沙似雪”,“月如霜”,而不觉其少。“横笛”句,即是“不知”句,“碛里”两句,则又等于“一夜”句。“一夜”句言简意赅,已将要表达的东西说全了;可是“碛里”两句,却以“三十万”加强征人的共同感觉,“回首月中看”突出当时的景色和由之而产生的心情,也并不使人感到多余或松泛。诗人在这些地方所表现的高度技巧,是值得重视的。

《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译文赏析-李益作品

【赏析4】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本诗通过描写受降城凄凉的夜色和幽怨的芦笛声,强烈地抒发了戍边塞外的征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真切感人。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前面两句,描写诗人登城的时候所看到的月下之景。第一句写远景:回乐城东面几十里的丘陵上,高耸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面为一大片沙地。在月光的照耀下,沙子如同积雪一样泛着寒光。第二句写近景:高城外面,天上地下皆是洁白、凄清的月光,就像秋天的寒霜那样让人感觉到寒意。这霜一样的月光与雪一样的沙地,正是引起征人思乡之情的典型环境。而恰恰是在这凄清宁静的夜晚,夜风吹送来了哀婉、悲凉的芦笛之声。这悲乐更加唤醒了征人遥望故乡、思念故乡之情。第三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中的“不知”二字,写出了征人怅惘的心情;第四句“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尽”字,又抒写了他们毫无例外的无限思乡之愁。

从整首诗来看,前面两句是写色,第三句是写声,尾句抒发心中之感,是写情。前面三句皆是为尾句的直接抒情进行的烘托、铺陈。开头,诗人从视觉角度抒写了淡淡的思乡之情,进而从听觉角度淡淡的思念酝酿成澎湃的感情波涛。前面三句已蓄足气势,通常尾句就会直接抒发情感。而诗人却另辟蹊径,让蓄满的情感在结尾处打了一个回旋,以想象中的征人遥望故乡的镜头进行表现,令人觉得语尽而意未尽。诗歌在戛然停止之处依然“诗情一荡”。本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便在于诗人将风景、声音和情感融为一体,把感情、蕴意和音乐美交融在一起,构造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体。本诗意境浑然天成,空灵明快,而又有意蕴无限的特点。所以本诗被谱进弦管中,四处传唱,成了中唐绝句里杰出的著名诗作之一。

更多李益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