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古诗译文赏析-李商隐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06:39

隋宫原文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释】

①九重:指皇帝所居。

②障泥:披在马身上遮挡泥土的毡。

【译文】

乘着兴致南游,为了显示尊严不要求戒严,居住在九重深宫哪肯听忠臣的劝谏?春忙时节全国上下都得听令裁制宫锦,为的是用作挡泥的马鞯和游船的蓬帆。

《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古诗译文赏析-李商隐作品

隋宫赏析

【赏析1】

荒淫、残暴的隋炀帝曾三下扬州,极尽挥霍奢华,无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骄奢淫逸令人发指。李商隐这首诗,通过典型的事例,对隋炀帝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

本诗既写出了事实,也表达了诗人的愤慨。

《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古诗译文赏析-李商隐作品

【赏析2】

“隋宫”,指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所建江都、显福、临江等行宫。隋炀帝自大业元年(605)到十二年(616),曾三次巡游江都,游山玩水。唐太宗李世民总结隋亡的教训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里的“水”喻人民,隋炀帝的玩水的结果,最后是覆舟殒命。

但玩水的人并不这样想,隋炀帝完全没有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就说这层意思。“乘兴南游不戒严”有两层意思,一层说“乘兴南游”,点明隋炀帝巡游江都的性质不同于历史上某些帝王为某种政治、军事、经济目的而进行的“巡狩”,而是纯粹出于享乐。二层说“不戒严”,本来按封建王朝的制度,皇帝出游,沿途应有严格的保安措施,也就是戒严。而隋炀帝第三次游江都时,各地农民起义已成燎原之势,隋朝政权危在旦夕,他还自恃天下太平,后果可想而知,这就是“不戒严”三字所寓的微意。“九重谁省谏书函”写隋炀帝愎谏,“九重”指宫中、朝廷。隋炀帝在大业十二年(616)三游江都前,并非无人劝谏,当时奉信郎崔民象、王爱仁先后上书阻止,皆被杀,其结果必然造成大臣噤口无言。“谁省”二字冷冷一问,是对隋炀帝淫昏性格的嘲讽,是对这一段史实的一种感喟。

史载隋炀帝南游江都,沿途“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大批军队扈从护卫,龙舟上的帆都用高级锦缎制成。最直接而严重的恶果,是对社会财富的巨大耗费和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诗人用见微知著的手法,抓住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裁宫锦”一事集中刻画。“春风举国裁宫锦”,极写裁宫锦之铺张和繁忙,“宫锦”是专供宫廷的高级锦缎,给人的感觉是美丽的、华贵的,整个场面似乎是在为重大的盛典作紧张的准备。最后冷冷一跌:“半作障泥半作帆”,“障泥”,是垫在马鞍下的鞯,两端下垂有挡泥的作用,障泥和帆的制作材料应是比较低档的耐磨的,与宫锦本来不搭界,而这样荒唐的事情偏偏出现在隋炀帝南游江都。一面是糟蹋宫锦的同时,一面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挨饿受冻,前人评道,“‘半作障泥半作帆’,寸丝不挂者可胜道耶?”(清代姚培谦《李义山诗集笺注》)就是这个意思。还有“举国”二字,不仅是说倾其人力,也是倾其财力,清代何焯说:“借锦帆事点化,得水陆绎骚、民不堪命之状如在目前。”也很有见地。

咏史诗的目的,往往是观今鉴古,借古讽今,这首诗有没有呢,据清代姜炳璋《选玉谿生诗补说》:“后二不下断语,而中边俱到。或曰亦刺敬宗也。”是可供参考的。

(周啸天)

《隋宫·乘兴南游不戒严》古诗译文赏析-李商隐作品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