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原文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赏析
嘉靖三十四年(1555)吴国伦(字明卿)因忤奸相严嵩,被贬江西按察司知事。时作者闲居济南家中,此诗即是吴赴任途经济南时所作。李攀龙是致力于学唐的诗人,这首七绝就神似唐音,可以出入李太白、王少伯之间。从中可以窥见作者熔铸之功力。
诗一开始就极力烘托送别气氛,意境音情皆类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这是初秋的渡头,飒飒的是秋风吹动枫叶的声音,使人联想到“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口不胜愁”的名句。送客的时候,又遇到天雨,更令人悒郁愁绝了。“青枫飒飒雨凄凄”句中两个叠词“飒飒”和“凄凄”都有绘声绘色的妙用。向行者所去的楚天望去,江天一片迷蒙。“秋色遥看入楚迷”中“遥看”二字点出目送远方的情态,一个“迷”兼写出细雨蒙蒙的景象和送行双方心情的凄迷。在将气氛烘托得很浓的基础上,再转入明快的抒情,是王昌龄的绝招,李攀龙此诗也是这样作的。
“谁向孤舟怜逐客?”第三句一问提唱,点出行者及其谪迁的身份,同时把遭受政治打击迫害者的孤独困厄的处境和盘托出。“孤舟”是实有其物,又是迁客孤危之象征。“谁向”的一问,可见当时能公开表示支持同情正义者不多。反过来也见出作者不避嫌疑,公然对明卿表示同情,有雪中送炭的作用。在严嵩当道、恐怖的政治气氛下,这种态度本身就是对权奸的一种反抗,不必挑明,弥足珍贵。由问句引出最末七字,是个更耐人玩味的浑含诗句:“白云相送大江西。”这“白云”就是“白云一片去悠悠”的“白云”,它可以是游宦的一个象征;也可以是他的一个陪伴,就像“草色青青送马蹄”的“草色”。虽然只说“白云相送”,事实上还有作者本人的目送,两意叠加,就是李白所说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后三字“江西”前加一个“大”字,可不是随便凑字数的。它可以读作“大江——西”,意即江西,但又失去地理专用名词的意味,成了一种景色,一个方向,可以唤起视觉印象。也可以读作“大——江西”,那又直接是对朋友去向的一个赞美,也就是为朋友长志气,对权奸投以蔑视。一位现代革命烈士遗诗写道:“昨夜洞庭水,今宵汉口风;明朝何处去?豪唱大江东。”末三字便是同一机杼。有了这个“大”字,才是“豪”唱的意味呢。
精心烘托气氛,用提唱方式抒情,明快而含蓄的结尾,是此诗在艺术上成功的几个要素。没有对唐诗精研的功力,难以达到这样高远的境界。
(周啸天)
【作者】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少孤,家贫,嗜诗歌,邻里称他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首领。论文主秦汉,论诗宗盛唐。诗多模拟古人,然而也有不少反映现实,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有《沧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