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令》原文翻译赏析-李纲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01:42

苏武令作品原文

苏武令

李纲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注释】

双龙:即指被金兵掳去北方的宋徽宗与宋钦宗。

黄阁:宋朝宰相的官署。

调鼎:比喻官员治理民众。

奉迎天表:接回徽钦二帝。

【作者】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邵武(今属福建)人。两宋之际抗金名臣。

《苏武令》原文翻译赏析-李纲作品

苏武令作品赏析

李纲在两宋之际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也很有文韬武略。在金兵南侵伊始,他就以兵部侍郎的身份担任开封城防司令,带领军民击退了金兵第一次进攻。但是宋钦宗似乎并不愿意将抵抗进行到底,他还幻想着与列祖列宗一样,通过和约赔款解决边境问题。于是大获全胜的李纲很快就被弹劾去职,宋廷开始向金人申请谈判。但是金人并没有和谈的打算,他们休整之后,便卷土重来,第二次攻打开封。这一次,没有李纲等大臣力挽狂澜,开封城破,中原沦丧,徽钦二帝被掳去到北国。

在这样的时局下,草草登基的高宗赵构为收民心,马上任命李纲为相,请他主持军国大事。李纲到任后殚精竭虑,一面重整朝纲,一面组织抗金,希望迅速恢复中原,迎还二帝。但是高宗也对作战兴趣不大,他只想着完全放弃中原,逃到安全的江南去。深知高宗心思的大臣旋即鼓吹和议与南迁,这就与李纲苦心经营的作战计划格格不入。不仅是主和派大臣对李纲不满,一些主战派大臣也因各种原因排挤他,很快,李纲再次受到弹劾,被罢免了相职。此时,距他就任宰相,仅仅过了七十五天。

尽管如此,李纲并没有心灰意冷,也没有在山林间故作疏狂,收复中原、迎还二帝的渴望反倒更加强烈。他为何如此忠心?词中已经揭晓了答案。因为自己本来只是一介平民,所有的一切都是中举之后的君王赐予,所以抗金就是忠君,就是报恩,何况现在君王已经被俘虏到了北国,以忠臣良将期许的自己,更应该亲率大军,接回君王,重新整顿起大宋的江山。

李纲一味地强调忠君自是不必苛责的历史局限,但词中传递出的强烈悲愤则是千古壮志难酬的豪杰共同的伤心。李纲的愿望最终还是没有实现,但他至死不渝的奋斗精神却传递在代代豪杰之上,正是这种看似飞蛾扑火式的一往无前,撑起了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更多李纲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