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筝》古诗译文赏析-李端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9 01:39

鸣筝原文

鸣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译文】

饰有金粟柱的古筝轰鸣,洁白的手弹拨在玉房前。

为让听曲周郎回首盼顾,常常是故意拨错了筝弦。

《鸣筝》古诗译文赏析-李端作品

鸣筝赏析

【赏析1】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弹筝的小诗,主要描写弹筝者的心理。从诗意看,这首小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意中人青睐而故意出错的情态,写得婉转细腻,富有情趣。筝是古代一种弹拨乐器,“鸣筝”即弹奏筝曲。诗题又作“听筝”。“听筝”,则谓听奏筝有感,就听者立题。而本诗主要描绘弹筝者的心理,从诗意看,以“鸣筝”为题更加合适。

首句写琴之美,次句写弹筝者之美。“柱”是系弦的部件。“金粟”形容筝柱的装饰华贵。“素手”表明弹筝者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前两句写出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坐在华美的房舍前,用纤细的手指拨动琴弦,悦耳的筝声就从华美的琴畔流转开来。

三、四句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描写了“误拂弦”的心理。“周郎”指三国时吴将周瑜,他二十四岁时即为中郎将,时称“周郎”。周瑜精通音乐,听到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要转过头去看看。所以时谣说:“曲有误,周郎顾。”(见《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周郎”在此处比喻弹筝女子心仪的知音者。“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显出故意撩拨的情态,表明她的用心不在献艺寻求知音,而在其他。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

清代的徐增评析这首诗时说:“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称李端)何故知得恁细。”(见《而庵说唐诗》)。可以说,他的看法是十分精透的。本诗的巧妙之处就在于诗人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日常生活中表现人物内心状态的典型细节,把弹筝女子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心理,想博取青睐的心情,委婉地写了出来,非常生动、逼真。本诗的写法有点像速写,也像素描,对弹筝女子形象的刻画十分到位。

【赏析2】

筝是中国古代弹拨弦乐器。“鸣筝”谓弹奏筝曲。这首诗写一位弹筝女子为博取心上人的青睐,故意弹筝出错的情态,曲尽人情,耐人寻味。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前两句写女子坐在华美的房舍前,拨弄筝弦,是这首诗的引子。句中有两个装点字面--筝上支撑弦的构件称柱,“金粟柱”即以金粟装饰的弦柱。“玉房”是房屋的美称,犹金闺之类。金、玉字面,赋予诗句华美的外衣。“素手”表明弹筝者是女子。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后二句即写女子故意弹错曲调,以博取心上人的青睐。这里有一个典故,周郎即周瑜,为吴将时年仅二十四岁,吴下呼之为“周郎”。据《三国志》本传说,周瑜精通音乐,听人奏曲有误时,即使喝得半醉,也要回过头去注目演奏者,故谣曰:“曲有误,周郎顾。”诗中显然是借周郎以喻女子的知音。“时时”是强调她一再出错,以博得对方的注意。清人徐增有个说法:“妇人卖弄身份,巧于撩拨,往往以有心为无心,手在弦上,意属听者。在赏音人之前不欲见长,偏欲见短。见长则人审其音,见短则人见其意。李君何故知得恁细?”(《说唐诗详解》)意思是说,女性为了引起知音的注意,有时故意卖弄破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无非是让对方来点拨一下自己,制造一个接近的机会而已。

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事,一个人(无论男女)想要和别人(通常为前辈、上司)套近乎,却找不到恰当的机会,只能韬晦一下,准备问题以求教的方式,去博得对方的好感。有时他准备的问题,其答案本来是心知肚明的,却偏要装作不知道,让对方好显示他的高明。有些下级,就是这样巴结领导的。所以这首诗的寓意,实际是大于形象的,也就是说,是超出了表面内容的。

这首诗还有一种别解,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那女子出错不是故意的,只是因为失去了对方的关注,又“欲得周郎顾”,弹筝时不免心不在焉,闪了神,不在状态,这样,出错也就是难免的了。唐施肩吾有首《夜笛词》:“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就是写的这种情况。

(周啸天)

更多李端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