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23:13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

太虚既张,惟天之长。所以白帝真人,当高秋八月五日,降西方之金精,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我高祖创业,太宗成之,三后继统,王猷如一。大盗间起,开元中兴,力倍造化,功包天地。不然,何能遏牺、农之颓波,返淳朴于太古?虽轩后至道,由闻蚩尤之师;今网漏吞舟,而胡夷起于毂下。先当作光天文武孝感皇帝,越在明两,总戎扶风。

正帝车于北斗,拯横流于鲸口;回日辔于西山,拂蒙尘于帝颜同。呼吸而收两京,烜赫而安六合。历列辟而罕匹,顾将来而无俦。太阳重轮,合耀并出。宇宙翕变,草木增荣。一麾而静妖氛,成功不处;五让而传剑玺,德冠乐推。

於戏!昔尧及舜、禹,皆无圣子,审历数去已,终大宝假人,饰让以成千载之美。未若以文明鸿业,受之元良,与天同休,相统亿祀。则我唐至公而无私,越三圣而殊轨。腾万人之喜气,烂八极之祥云。上皇思汾阳而高蹈,解负重于吾君。能事斯毕,与人更始。乃展祀郊庙,望秩山川。方掩骼于河、洛,吊人于幽、燕。但诛元凶,不问小罪。噫大块之气,歌炎汉之风。云滂洋,雨汪原作注濊。澡渥泽,除瑕纇。削平国步,改号乾元。至矣哉!其雄图景命,有如此者。

我邦伯韦公,大彭之洪胤,扶阳之贵族。雄略迈古,高文变风。运当一贤,才堪三事。历职剖剧,能声旁流。衣绣而白笔横冠,分符而彤襜入境。曩者永王以天人授绿,东巡无名。利剑承喉以胁从,壮心坚守而不动。房陵之俗,安于太山;休奕列郡,去若始至。帝召岐下,深嘉直诚。移镇夏口,救时艰也。慎厥职,康乃人。减兵归农,除害息暴。大水灭郭,洪霖注川。人见忧于鱼鳖,岸不辨于牛马。公乃抗辞正色,言于城隍曰:“若一日雨不歇,吾当伐乔木,焚清祠。”精心感动。其应如响。无何,中使衔命,常祈名山,广征牲牢,骤欲致祭。公又盱衡而称曰:“今主上明圣,怀于百灵,此淫昏也鬼,不载祀典,若烦国礼,是荒巫风。”其秉心达识,皆此类也。物不知化,如登春台。

有若江夏县令薛公,揖四豪之风,当百里之寄。干蛊有立,含章可贞。遵之典礼,恤疲于和乐。政其成也,臻于小康。中京重睹于汉仪,列郡还闻于舜乐。选鄂之胜,帐于东门。乃登豳歌,击土鼓,祀蓐收,迎田祖。招摇回而大火乃落,阊阖启而凉风始归。笙竽和籥之音,象星辰而迭奏;吴、楚、巴、渝之曲,各土风而备陈。礼容有穆,簪笏列序。罗衣蛾眉,立乎玳筵之上;班剑虎士,森乎翠幕之前。千变百戏,分曹贾勇。蔺子跳剑,迭跃流星之辉;都卢寻橦,倒挂浮云之影。百川绕郡,落天镜于江城;四山入牖,照霜空之海色。献觞醉于晚景,舞袖纷于广庭。鹤发之叟,雁序而进曰:恭闻天子无戏言,恐转公以大用。老父不畏死,愿留公以上闻。悦坐棠而餐风,庶刻石以置美。白观乐入楚,闻韶在齐,采诸行谣,遂作颂曰:

爽朗太白,雄光下射。峥嵘金天,华岳旁连。降精腾气,赫矣昭然。诞圣五日,垂休万年。孽胡挺灾,大人有作。雷霆发扬,欃枪乃落。九服交泰,五云萦薄。扫雪屯蒙,洗清寥廓。轩后访道,来登峨嵋。上皇西去,异代同时。六龙转驾,两曜回规。重遭唐主,更睹汉仪。肃肃韦公,大帮之翰。秀骨岳立,英谋电断。宣风树声,远威逆乱。不长不极,乐奏争观。丸剑挥霍,鱼龙屈盘。东回舞袖,西笑长安。颂声载路,丰碑是刊。

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作品提要及诗中人物地名

此碑文当是李白于乾元二年(759)游江夏时为鄂州刺史韦良宰所作。此文与《经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作于同时。韦良宰是太白好友,早在天宝初年二人就有很深厚的交谊。韦良宰曾为贵乡县令、房陵太守、鄂州刺史等。

李白长流夜郎赦归后,曾在江夏与韦良宰交游。李白写此德政碑正当韦即将离任之际。此碑盛赞韦良宰的出身、气节、政绩、识见和政治才能,描写了韦太守在鄂州天长节与民同庆的热闹情景,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深情与厚望。

题中“天长节使”之使字,王云:“使字疑误。”《校注》亦云:“按文义不当有使字。”安旗先生云:“使字当无误。倘删去使字,题之不通尤为明显;‘天长节’,似仅言作碑之时间为八月五日,与文义亦不合。为他人作功德碑在职官前冠以作碑之时间,在唐人中恐是仅见。详《碑序》,首叙天长节之来由,盛称玄宗之伟业;次叙韦良宰家世、德政;末叙鄂州群僚庆贺圣诞之礼仪及百戏杂耍之类。‘天长节使’或为州郡地方宴乐作寿仪式之主使者。似此,‘天长节使’与‘鄂州刺史’方能谐合而不捍格。姑妄言之,以俟宏识。”(《李白全集编年注释》)鄂州,即江夏郡,唐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北武昌。德政碑,旧时颂扬官吏政绩的碑刻。

韦良宰:尚书右丞韦行佺子。天宝初李白供奉翰林时,即有过从。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时,韦良宰曾为李白饯行。天宝十一载(752)在贵乡县(今河北大名)县令任,李白从幽州南归过贵乡,又曾会见。安禄山叛乱时,韦良宰在房陵郡(今湖北房县)太守任,后移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刺史。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中的“韦公”,即韦良宰。又《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江夏郡”即鄂州,太守即刺史。两诗文并为乾元二年(759)作。时李白流放夜郎半途遇赦返回江夏,正当韦良宰在鄂州刺史任,即将任满返京。

薛公:指江夏县(今湖北武昌)县令薛某,名不详。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云:“江夏县令薛公。”作于乾元二年(759)。又《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此“薛明府”亦即“江夏县令薛公”。诗作于乾元元年(758)。

薛明府:江夏县令薛某,名不详。李白《流夜郎至江夏陪长史叔及薛明府宴兴德寺南阁》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按《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云:“江夏县令薛公”。此“薛公”即上诗中之“薛明府”。碑作于乾元二年(759)。

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相关阅读】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