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奔亡道中五首》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22:37

奔亡道中五首 古诗全文

其一】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其二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其三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其四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其五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奔亡道中五首》翻译译文

奔亡道中其一:田横曾经逃亡到海岛上,苏武曾被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北边。如今关塞重重,交通又被战火阻断,真不知哪一年才能返回自己的家园。

奔亡道中其二:辞官而归的崔亭伯如今在什么地方?反正李陵投降自奴匈奴是死在了他乡。海水也和我一样的满面愁容,看那中原之人已换上了胡装。

奔亡道中其三:我本来也有鲁仲连谈笑间退敌的良策,无奈所交往的权贵疏远了我。但我心里仍保留一只退敌的箭,总有一天把鲁仲连助齐攻燕的战书发射出去。

奔亡道中其四:中原的沦陷,函谷关已成了玉门关;收复无望,不知何年何月我还能从那里进入长安。洛水已经变成了易水,嵩山也已被视作了燕山。人们的面容都带着塞外的风沙,中原人也操着羌胡的语调。现在有的只是申包胥的终日痛苦,哭得两鬓斑白也是枉然。

奔亡道中其五:湘水淼淼一望无际,青青的声芦叶在整齐地生长。我的思乡之情归到哪里?就在那大江之西、日落的地方。这遥远的行程已不知该奔向何处,也只好先歇马在这嫩绿的草地旁。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那杜鹃鸟的叫声,声声凄苦断人心肠。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奔亡道中五首》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用的是苏武和田横的故事。

苏武是汉武帝派到匈奴去的使者,被匈奴扣留。在匈奴期间受尽折磨,但坚贞不屈,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于是匈奴就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田横是齐国君主田氏族人,与从兄田儋、兄田荣一起反秦。后来,韩信破齐,田横自立为齐王,归附彭越。彭越归汉后,田横就率领其宾客和部属伍佰人逃至海岛。后来刘邦先许以封侯安抚田横,未成,就威逼田横归汉。田横从大局出发,同意去洛阳议事,至洛阳附近三十里处自刎,以头献刘邦,刘邦以王礼葬田横。苏武后来归汉了,而李白什么时候能够回归长安呢?这是诗人所困惑的。当时,唐朝的守城将士战死的战死,投降的投降。李白像当年被困匈奴的苏武、被困海岛的田横一样,也被困在沦陷区内。他与妻子不得不换上胡人的衣装,趁着茫茫的月色,冒着生命危险奔赴长安。他奔走的方向与众多逃亡人的方向恰恰相反。诗人以苏武、田横自况,表现其不屈的气节。

第二首诗这里化用了崔骃(字亭伯)和李陵的故事。

崔骃为幽州从事时,谏刺史不要与燕刺王通,后来刺王失败了,崔骃被提拔为侍御史。后来窦太后临朝,他与窦宪不合,被窦宪排挤,让他“出为长岑长”,他认为太远了,就不去就任。这就是李白所说的“亭伯去安在”。李陵是汉将,与匈奴战,失败了,投降匈奴。李白写这两个人的故事,反映了李白内心的复杂性。亭伯是逃避的,李陵是投降的。李白是想逃避呢,还是想投降?只能留给人们去思考。李白这次奔走的目的地是长安。虽然自己所面临的情势万分危急,但李白依然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到达长安,觐见玄宗,献上自己的灭敌大计。但是,还没等李白到达长安,战争形势已经发生了急剧的转变。李白在路上也不得不换上胡衣,这正说明了当时形势的严峻。

第三首诗用的是鲁仲连的故事。

鲁仲连,亦称鲁连,战国时名士,多谋略,善言辩。赵孝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迫于压力,魏王派使臣劝赵王尊秦为帝,赵王犹豫不决。鲁仲连以利害说赵、魏两国联合抗秦。两国接受其主张,秦军以此撤军。20余年后,燕将攻占并据守齐国的聊城。齐派田单收复聊城却久攻不下,双方损兵折将,死伤严重。鲁仲连闻之赶来,写了一封义正辞严的书信,射入城中,燕将读后,忧虑、惧怕,遂拔剑自刎,于是齐军轻而易举攻下聊城。赵、齐诸国大臣皆欲奏上为其封官嘉赏。他都一一推辞,退而隐居。李白将自己比作鲁仲连,认为自己尚有救国良策,希望能够为玄宗所用。鲁仲连能够成就功业而隐居,而李白呢?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才华和谋略不能被采用而心中忿忿。

第四首诗用的是申包胥的典故。

从这首诗来看,李白的立足点在函谷关内(西)。诗的意思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都被安史乱军占领,所以洛阳之水、嵩山如同边疆的易水、燕山。自己本想效法申包胥痛哭秦庭,劝说玄宗抗击叛军,可是此时函谷关以东尽为敌军所得,形势万分危急。李白不得不从华山经商洛大道转道江南,又经溧阳、杭州、金陵,隐居庐山屏风叠,静观形势的变化。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之所以跟从永王,是因为想效法申包胥恸哭乞师,以救国家之难。

第五首诗主要抒发诗人在奔亡途中的迷茫情绪。

前半部分重在描写途中所见的景物,其景语都是情语。茫茫湖水、青青芦叶都可以看作是诗人愁绪的反映。夕阳就要落入大江对岸的西边了,而诗人的归心还不知在何处,其愁绪不言自明。后半部分进一步抒发愁情。歇马在春草迷离的路边,可见在战乱中不知往哪儿走,诗人心中非常迷茫。而在这个时候又听到了子规鸟的连声啼叫,在几近亡国的危局中又听到这样凄惨的叫声,真有点雪上加霜的感觉,无疑更是加深了诗人的愁情。

这五首诗是后人研究“安史之乱”爆发前后李白行踪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在这些诗中,李白先后引用涉及苏武、田横、崔骃、李陵、鲁仲连等很多历史人物的典故,诉说自己所看到的一幕幕战争场景,表达了自己遭逢国家变乱之时的思想情感。

名家点评

清代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太白意谓函谷之地,已为禄山所据,未知何日平定,得能生入此关?洛川、嵩岳之间,不但有同边界,而风俗人民,亦且渐异华风。己之所以从永王者,欲效申包恸哭乞师,以救国家之难耳。自明不敢有他志也,其心亦可哀矣。

清代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评:偬迫情词,正见老厉,李公乃亦有此。

日本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失身奔亡,所见无非愁景,所触无非愁绪也。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奔亡道中五首》创作背景

唐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没有想到安禄山会叛乱,军事上毫无准备,当叛乱的战鼓震动大明宫的时候,他才匆忙布置防御。一时间大唐王朝狼烟四起,战火弥漫,百姓逃亡,生灵涂炭。至德元载(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于是李白携妻子宗氏南奔,往来于宣城、当涂之间,此五首诗为其奔亡道中所作,记录了人们在战争中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哀痛及自身的处境。

李白《奔亡道中五首》古诗翻译赏析阅读

《奔亡道中(全五首)》古诗提要

《奔亡道中五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五首诗描写了安史之乱中人们流离失所的惨状,诉说自己所看到的一幕幕战争场景,抒写了自身的处境和感受,表达了诗人遭逢国家变乱之时的思想情感。全诗多处引用历史人物的典故,形象地表现了战乱中危急的国家局势,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奔亡道中五首(其一),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谓天宝十四载(755)冬李白曾回梁园家中,适逢安史乱起,河洛失陷,白遂携妻宗氏改穿胡服南窜。郁贤皓《李白洛阳行踪新探索》(《唐代文学研究》1988 年第一辑)则谓非南窜,似为西逃,至洛阳、函谷关、上华山,最后才至宣城。此组诗即为此次逃亡的纪实。王琦谓乃永王璘兵败逃亡时作,误。此诗写自己象苏武、田横那样陷困叛军控制的沦陷区,关塞断阻,盼早日归去不得。

奔亡道中五首(其二),此诗作年与上篇同。诗写叛军所至,当地官吏或象汉朝崔骃弃职逃亡,或象汉朝李陵投降事敌,而己身陷叛军控制区,绝处逢生,改穿胡服潜逃。

奔亡道中五首(其三),此诗作年与上篇同。诗叙欲效鲁仲连为国解难而终无缘。

奔亡道中五首(其四),此诗作年与上篇同。诗叙一路入函谷关所见情景,诗人欲效申包胥痛哭秦庭请救国难,反映了李白一腔爱国热血。

奔亡道中五首(其五),此诗作年与上篇同。诗写奔亡沿途所见南方景象,“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即南方水网地区。“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点明其南奔目的地。知其南奔至长江流域,盖归至宣城一带。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