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翻译注释
昨夜是谁唱出吴地的歌声,就像万壑之风振响空寂的树林。
蛟龙惊起不敢在水中静卧,山猿也不时停下啸声而闻听山岩下的歌音。
我宿在明月照着碧溪的黄山下,听了也罢却原在松林间弹着的琴。
早晨才知道您果然是位隐逸之士,便提盘沽酒并以霜栗当饭助兴。
酒至半酣您又发出江涛海啸的歌声,使我的愁绪在酒杯中消失殆尽。
注释: ①《江南通志》:黄山,在太平府城西北五里,相传浮丘翁牧鸡于此,又名浮丘山。此诗所谓及下首“鸡鸣发黄山”,正是其处,在太平州当涂县,与徽州、宁国二郡界内之黄山,名同而地异矣。 ②吴会,吴地也,详十二卷注。 ③《说文》:“酤,买酒也。”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赏析
古诗提要: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作于天宝十三载(754)。
此诗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美妙动听的吴吟,以及由吴吟而触发的羁旅之愁和乡土之思。此诗句法技巧极高,方东树谓:“《夜泊黄山》:起句叙,二句写,三四顺平。‘我宿’句接续叙,‘听之’句衬,‘朝来’句又提。佳在下半笔力截翦,收二句倒绕加倍法,六一有之。”《昭昧詹言》
诗中人物与地名:
殷十四:名不详。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当为暮年之作。疑殷十四与殷淑可能有关系。详见郁贤皓《李白丛考·李白暮年若干交游考索》。
吴:泛指今江苏一带。李白有《子夜吴歌四首》、《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序》云:“云自嵩宋沿吴相访。”另有《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辅国之子》、《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送客归吴》。
吴会:指吴郡与会稽郡,其治所分别在江苏苏州市和浙江绍兴市。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有“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有“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送麹十少府》有“试发清秋兴,因为吴会吟。”《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有“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黄山:①在今安徽池州市南,一名黄山岭。李白《宿虾湖》有“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秋浦歌十七首》(其二)有“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序云“闻黄山胡公有双白鹇”。②在今安徽当涂县北,相传浮丘公牧鸡于此,亦名浮丘山,上有宋孝武避暑离宫及凌歊台遗址。李白《登黄山凌歊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有“送君登黄山,长啸倚天梯”。《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有“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③在今安徽黄山市、黟县、休宁、歙县交界处。一名黟山。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至陵阳山登天柱石酬韩侍御见招隐黄山》有“黄山过石柱,�崿上攒丛”。《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有“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的人物与地名
李白-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