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 古诗全文
【其一】
白杨双行行,白马悲路傍。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
天上坠玉棺,泉中掩龙章。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
逸气竟莫展,英图俄夭伤。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有言不可道,雪泣忆兰芳。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翻译译文
路傍白杨两行,白马悲鸣。
清晨出行,晓月当空,好象谢灵运曾经描写过的葬礼:晓月发云阳。
溧水河通往吴关,流水一去不复返,与你去世一样。
老朋友你化为清风而去,遗骨就留在这荒芜的矛山岗。
上天为你落下玉石棺材,还为你准备了华美龙袍。
人去了,但是你的名声光耀日月之上,豪气与云彩共飞扬。
你宏图未展而英年已逝。
我一个楚国老头,来哭别你这位高风亮节的隐士。
我有千言万语,却无法道出,擦拭着泪滴回忆你美好的品质。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赏析
古诗提要: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此为挽诗。王炎乃李白好友。诗中云:“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当作于李白晚年。溧水,县名,今属江苏省。天宝二载(743)李白为送王炎入蜀曾著《剑阁赋》,而此诗其二云:“王公希代贤,弃世一何早。”且三首均不及安史乱事,疑天宝十四载(755)前作。溧水,一名濑水,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
诗中连用数典沉痛悲悼王炎之逝,对其宏图未展、英年夭伤有言难道,黯然泪下。
诗中人物与地名:
王炎:事迹不详。《剑阁赋》原注:“送友人王炎入蜀。”按李白另有《送友人入蜀》诗及乐府《蜀道难》,今人詹锳谓均为送王炎入蜀之作。后来李白还有《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诗。
云阳:《元和郡县志》江南道润州:“丹阳县,本旧云阳县地”。其地在长江南,滨大运河。即今江苏丹阳市。李白《丁都护歌》有“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有“晨兴见晓月,更似发云阳”。
丹阳道:指溧水道,两汉时溧水一带为丹阳郡地,故名。即今江苏溧阳一带。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二)有“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
吴关:指今江苏镇江、溧阳一线。李白《永王东巡歌》(其八)有“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有“长吁相劝勉,何时来吴关。”《西施》有“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题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有“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别内赴征》(其一)有“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一)有“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
茅山:又名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有“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其二)有“哭向茅山虽未催,一生泪尽丹阳道”。
楚国:西周时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县东南),后建都郢(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纪南城)。春秋时领有今湖南、湖北及河南南部与安徽中部一带。李白《渡荆门送别》有“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古风》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鞠歌行》有“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有“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其一)有“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亡”。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他的许多名篇如《蜀道难》、《梁甫吟》、《将进酒》、《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等,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