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其一 古诗全文
朝入天苑中,谒帝蓬莱宫。青山映辇道,碧树摇苍空。
谬题金闺籍,得与银台通。待诏奉明主,抽毫颂清风。
归时落日晚,躞蹀浮云骢。人马本无意,飞驰自豪雄。
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
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群公。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
《效古其一》翻译译文:
清晨来到天子的庭苑中,在蓬莱宫拜谒皇上。
青山掩映皇上的辇道,碧树摇曳在苍茫的天空。
在翰林院滥竽充个谬数,侥幸可以与银台阁的文人沟通。
翰林待诏侍奉贤明的皇上,振笔挥毫歌颂清明的政风。
归翰林宿舍时已经是落日黄昏,浮云骢小步行走。
人与马都不想逞能,没有飞驰起来逞豪雄。
一入宿舍门就看见紫鸳鸯戏水,金井中高大的两棵梧桐树。
树下来段清歌配古琴曲,喝的当然是新丰的美酒。
人生快意且须及时行乐,与群公大臣列筵喝酒吃肉。
时光不可挽留,人生在世就如飞转的蓬蒿。
还是早点腾达好,羞比姜太公那个垂钓翁,八十多岁才与文王相逢。
《效古其一》赏析:
效古二首(其一) 此首敦煌唐写本《唐诗选》题作《古意》。此二首诗作于李白天宝间待诏翰林之时。
诗全用赋笔铺叙,先写入侍翰林之得意,次写下朝归来之快意,最后跌入时光易逝生世难料的感慨之中,以晚遇文王的吕尚为羞,急欲建功立业。于得意快意之中犹有此等感慨,其志之高旷可知。
《唐宋诗醇》云:“白之高旷,岂沾沾以早达自喜,夸蛾眉而嗤丑女者哉!刺之深,讽之微也。”《李白集校注》谓“二诗盖在长安时有感于遇合之难而作”,“云‘沾沾以早达自喜’,殊误会。其实诗意正以早达指当时之贵幸,而以晚遇指本人也”。
《李白集编年注释》则以为“白企待君臣遇合,亦已久矣。故其待诏翰林之初,备受优宠,因而踌蹰满志,喜形于言,盖情理中事耳。此与其品性之高旷,本无所悖”。此说是。李白一生追求“达则兼济”,故其诗既不隐得意之喜,亦无讳失意之伤。诏征入朝,供奉翰林,兼济有望,故意气风发。不独此诗然,它诗亦多有流露。
《效古其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谪仙诗人”,无与伦比的“一代诗豪”!
李白的诗,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他继承、发展了屈原、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