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 古诗全文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 ----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 ----韦权舆
青莹玉树色,缥缈羽人家。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南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华。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注解:
1、何为联句诗?《乐府古题要解》释为:“联句起自汉武帝柏梁宴作,人为一句,连以成文。”后世诗人有“连句体”,源于此。
2、高霁,字暄子,唐代处士。据《贵池县志》,石门(今贵池市棠溪石门村)“春台岩,高霁所筑桃花坞,李白与高霁同游处也。”
3、韦权舆,清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南畿志》载:“唐韦仲堪,字权舆,青阳令。”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的由来:
青阳县有九子山,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花。按图征名,无所依据。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事绝古老之口,复缺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迥之堂,开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李白)
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高霁)
积雪曜阴壑,飞流歕阳崖。(韦权舆)
青荧玉树色,缥缈羽人家。(李白)
(1)歕(pēn):古同“喷”:“黄之池,其马~沙。”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创作背景:
以上为唐天宝八载冬(公元749年),李白第一次到秋浦,与前来迎接他的诗友韦权舆一起到石门桃花坞高霁隐居处,邀其一道,同上九子山。这也是李白第一次上九华山的历史记录。三人作《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
韦权舆,青阳县令。高霁,字暄之,李白友人。李白于翌年春上,再作脍炙人口的《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的著名诗篇。诗曰: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这瑰丽诗句,成为九华绝唱。清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南畿志》有“唐韦仲堪,字权舆,青阳令”的记载;清光绪《九华山志·卷八·诗词》在李白这首诗的按语中,也有“旧志别有太白与高霁、韦仲堪联句一律,序云……”的记载。写《联句》的韦权舆即这里的“韦仲堪”了。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地名
古诗提要:
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冬,系李白、高霁、韦权舆三人联句而成。诗前有序,为李白作。
诗共四联。首联为李白作,开门见山,直笔赞九华山如开九莲之灵秀。第二联为高霁作,以迟日、朝霞与山之高下相形,极言层峰高耸。第三联为韦权舆作,描画九华山阴阳向背间积雪、飞瀑的奇异景观。末联复为李白作,状九华山树木葱茏、人家隐约,有仙家高华之气象,收结全诗。
高霁、韦权舆,当是李白在青阳结交之诗友。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于《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下考证云:“韦仲堪疑即与太白联句之韦权舆,盖为青阳县令者也。”序中言及之“夏侯迴”,亦系白之青阳友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注云:“当是宣宗时宰相夏侯孜之先代,惟《新唐书·世系表》不载,迴疑当作迥。”
九子山,即九华山旧名。《太平御览》卷四六引《九华山录》:“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焉。李白因游江汉,睹其山秀异,遂更号曰九华。”山在今安徽青阳县西南,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诗中人物地名:
韦权舆:事迹不详。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中五、六二句:“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为韦权舆所作。此联句约天宝十三、四载(754、755)作于青阳(今属安徽省)。或谓韦权舆即韦仲堪,青阳县令,参见“韦仲堪”条。
韦仲堪:约天宝十三、四载(754、755)在青阳县令任。李白《望九华山赠韦青阳仲堪》诗,约作于天宝十三、四载。或谓《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中之韦权舆即仲堪,一为名,一为字。
夏侯回:事迹不详。李白《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联句约作于天宝十四载(755)。
高霁:曾与李白在青阳九华山联句酬唱,事迹不详。
江汉:指长江、汉水流域。李白《永王东巡歌》(其一)有“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其十)有“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云:“时访道江汉”。
九华山:原名九子山,与五台、峨嵋、普陀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在安徽青阳西南。有 99 峰,其中天台、莲华、天柱、十王等九峰名声最著。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苍松、翠竹,风景绝佳。亦多有名胜古迹。其名为李白所改,李白有《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李白《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