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古诗全文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
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
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注释】
①邯郸:即今河北邯郸市。洪波台:故址在邯郸北。
②赤羽:箭羽染以赤色者。
③天狼:星名,主侵掠,喻贪残。此指边塞外敌兵。
④感激:感奋激动。
⑤玉关:玉门关,此泛指边城。
⑥用汉终军事。终军自请于朝,日:“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见《汉书终军传》。
⑦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东汉时,车骑将军窦宪率大军与北匈奴大战于稽落山,大胜,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见《后汉书·窦宪传》。
③筑:古乐器。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高渐离击筑相送于易水边。
@投壶:古游戏名,详见前《梁甫吟》诗注。
@鬼方:指绝远之地。一说为异域国名。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题解】
天宝十一载(752)北上幽州途中作。为报国杀敌、建功立业之心所驱使,情绪颇昂扬,对幽州之行充满信心。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译文及注释
翻译译文一:
我带着两支羽毛染成红色的箭,来到燕赵英雄之乡游历。正是应该大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可惜时间不允许。
在洪波台观看兵士操练,手拿着剑遥望玉门关。希望可以到燕然山去为国效力,而不是流恋于南方。
大风吹动军旗,击打歌钟气势威猛。夜里击筑、投壶为乐,可以暂时消去烦恼。如此强大的兵力,一定可以百战百胜,打败匈奴而凯旋。
翻译译文二:
我把握着两袋红色羽毛箭,来到河北,古之燕国和赵国的地方。正是射杀天狼----骚乱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时候,目睹军情激扬万分。
在邯郸洪波台观看兵卒演习作战,我身佩长剑,遥望北疆的关塞。我想请缨参战,不愿意羁旅在南方的古越国地带,我要直趋燕然山,铭功勒石。
将军的龙虎旗在风中猎猎,动员会上的歌声仍然在耳边不停歇。壮士击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忧愁在投壶的活动烟消云散。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百战百胜,一举把鬼子们全部扫光才回家乡。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赏析提要及诗中地名
赏析提要: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宋本题下注云:“时将游蓟门。
此诗为诗人于天宝十一年(752)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郸洪波台看官兵操练仪式后所作,抒发自己北上抗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中洋溢着一昂扬奋发之气,符合诗人早期任侠仗义的性格,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生动曲折地反映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光明的憧憬。
诗中明言其行止曰:“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又抒其报国豪情曰:“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或谓“发兵”指天宝十载安禄山讨契丹事,“请缨不系越”句亦涉同年发兵征云南事。总观全诗,乃北游途中抒怀之作,似不宜以时事附会。
诗中地名:
玉门:即玉门关,汉武帝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移至今甘肃安西县双塔堡附近。因古代西域经此输入玉石而名,与西南阳关同为当时通往西域之门户。李白《胡无人》有“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奔亡道中五首》(其四)有“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塞下曲六首》(其五)有“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折杨柳》有“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秋思》有“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有“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思边》有“玉关去此三千里,欲寄音书那可闻”。《王昭君二首》(其一)有“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子夜吴歌四首》(其三)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青溪半夜闻笛》有“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洪波台:《元和郡县志》河东道洺州邯郸县“洪波台,在县西北五里”。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北。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有“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
燕赵:战国时燕国和赵国。今北京、天津、河北一带。李白《古风》有“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赠常侍御》有“燕赵期洗清,周秦保宗社”。《献从叔当涂宰阳冰》有“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魏郡别苏少府因》有“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有“秦出天下兵,蹴踏燕赵倾”。《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有“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邯郸南亭观妓》有“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
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杭爱山脉。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有“且向燕然山,风引龙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