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及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11:27

望庐山瀑布作品原文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

香炉峰郁郁苍苍, 高入云天, 四周云雾迷漫, 在红日照耀下,好象香炉焚香生出的紫色香烟,袅袅轻扬。

远远望上去,那飞落的瀑布就像一条白练从紫色烟云缭绕的香炉峰间直挂到山前的河面上。

庐山瀑布从烟云缭绕的香炉峰中轰鸣奔涌而出势不可挡,足足有三千尺之多,在红日照耀下喷花溅玉。

从云天相接处凌空而出,直落诗人对面山前河面上的瀑布水,在灿烂阳光下晶莹闪烁,让人怀疑是不是那九重天上银河里的群星坠落下来了?

李白《望庐山瀑布》古诗翻译及赏析

望庐山瀑布题解赏析

【赏析】

诗仙李白一生写了不少描绘自然景物、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优秀诗篇。脍炙人口的七绝 《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的一首。《望庐山瀑布》诗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诗,这里,选的是第二首。从这首诗中表现出的昂扬激进的感情和对庐山瀑布惊讶赞叹的语气判断,它可能是李白二十六岁从蜀地出发,初游庐山时所作。

庐山,又名匡庐山,山势峻奇,风景幽美,自古以来,就是闻名宇内的游览胜地,而胜中之最,当数庐山瀑布。清人吴阐思在《匡庐记游》中就说:“谈匡庐之胜者,辄首瀑布。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未写瀑布,先写香炉峰的景致。香炉峰郁郁苍苍,高入云天,四周云雾迷漫,在红日照耀下,好象香炉焚香生出的紫色香烟,袅袅轻扬。这里,诗人把形象化的山名和生动优美的景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似有迷离惝恍之感。一个“”字,把一座静静的香炉峰写活了。苍翠的香炉峰,紫色的烟云,艳艳的红日,蓝蓝的天,绚丽多采,这是一幅多么神奇、壮观、色彩鲜明的图景啊!这还只是诗仙为庐山瀑布绘下的背景,它不仅点出了瀑布的位置,而且对以下的诗句起着很重要的衬托作用。

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是点题。“遥看”,表明诗人站立的位置距离瀑布较远,视野广阔。只有这样,瀑布的全貌和作为瀑布背景的香炉峰的全景,才能尽收眼底; 整个瀑布才能产生“挂前川”的感觉。由此,可看出诗仙李白构思的精妙。一条白练从紫色烟云缭绕的香炉峰间直挂到山前的河面上,这不仅写出了瀑布之长,也可想到瀑布之宽;还托出了水流之急,山势之陡峭。一个“”字,又化动景为静景,它如同今日电视、电影中的静止特写镜头,让人看个仔细,看个够,尽情欣赏它雄奇的身姿,瑰丽的色彩。

第一句诗写了一个动景,第二句诗写了一个静景;这动、这静,主要还是写形,写色彩。对于大手笔的诗仙李白来说,这仅仅是为写瀑布的声势作准备。他驰骋神思,大胆想象,于是大笔挥洒,引喉朗吟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警世诗句。

庐山瀑布,“其水出山腹,挂流三四百丈,飞湍于林峰之表,望之若悬素,注水处石悉成井,其深不可测”(周景式:《庐山记》)。“飞流直下”,真切生动地描绘出了庐山瀑布从烟云缭绕的香炉峰中轰鸣奔涌而出,在红日照耀下“欻如飞电”,“隐若白虹”(《望庐山瀑布》其一),喷花溅玉,如珠帘垂空,如白练悬挂山间的瑰奇景象。这是多么雄奇、壮美的景观!何等惊心动魄的气势啊!“飞流直下”,写出了瀑布凌空而出,迅猛异常,势不可当之势。“三千尺”,不仅写了瀑布之长,山之高峻陡峭,又照应了结句的“落九天”。诗仙站在如此壮美景色之前,大概也会有点眼花缭乱,飘飘欲仙了。是谁创造了这般奇迹!“壮哉造化功”(《望庐山瀑布》其一)。所以,李白有点不是在欣赏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美景,而“疑是银河落九天”!

结局“疑是银河落九天”,若实若虚,似疑似是,把全诗升华到了神奇的艺术境界。“九天”,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这里是指天的极高处。那从云天相接处凌空而出,直落诗人对面山前河面上的瀑布水,在灿烂阳光下晶莹闪烁,不就是那九重天上银河里的群星坠落下来了吗?是人间,还是天上!是天上,还是人间!实有点天上、人间融为一体之感。

以庐山瀑布为题的诗作很多,其中传颂众口的佳句也不少。苏东坡对李白这首《望庐山瀑布》诗推崇备至,评赞曰:“帝谴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认为是咏庐山瀑布的今古绝唱。

全诗融情于景。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洋溢着诗人昂扬激进的思想,蕴含着他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切感情。诗人丰富独特的想象,使全诗的字里行间飘荡着浪漫主义的色彩。诗人又调动衬托、夸张、比拟等修辞手段,更使全诗神采飞扬,浑然天成。读后,不仅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受到思想教益;更加激起我们热爱祖国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