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11:10

登金陵凤凰台作品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金陵:江苏省南京市古称,南京简称宁。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2)吴宫:三国时吴国建都金陵,故称。

(3)晋代:东晋亦建都于金陵。衣冠:原意指古代士以上戴冠,亦指士以上的服装,也指世族、士绅。丘:坟墓,如丘墓、丘垄。

(4)三山:山名,在南京市西南长江边,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半落:形容三山有一半被云遮住。

(5)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

(6)浮云能蔽日:比喻谗臣当道。浮云:陆贾《新语·察征》“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过凤凰翱翔,凤去台空唯有江水独自流淌。昔日吴宫花草早把小路埋没,晋代的豪门已变成古代坟场。三山矗立隐现如同天外飞来,两道绿水分流白鹭洲在中央。总是因为那浮云遮蔽了太阳,不见京都长安使人心中忧伤。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赏析

登金陵凤凰台题解赏析

【赏析1】

这首《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诗作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格律严谨,抒情慷慨,气韵高古,以气驱文,颇有格调。“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诗歌以美丽的凤凰台传说开篇,既暗合了诗题,又开创了悠远神秘的诗歌意境。诗人登临凤凰山上的凤凰台,仿若目睹艳丽夺目的凤凰正展翅飞离高高的凤凰台。古人以为,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祥瑞之气升离凤凰台,唯余凤凰高台空寂寞,绕台江水徒自流,当年的繁华盛世也早已随水东逝,唯有江水亘古不息,兀自长流,冷眼旁观世事变迁,这样阴郁黯淡的情绪设置,为全诗的抒怀奠定了低靡不振的基调。律诗之韵,除了韵脚、对仗,平仄之音也是技巧高潮的关键所在,这两句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仄声字“”字,断无重复拖沓之嫌,反倒以流转明快的音节唱响了这段传说最美的旋律。凤凰以最祥和之态出现,又候然逝去的形象愈加鲜明。“凤去台空”的意象以它特有的历史内涵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历史沧桑感。

接下来的颔联两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将笔触伸至三国两晋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只是在诗人的笔下,吴晋的风云早已湮灭不存,吴国昔日繁华的宫殿早已被荒草野花覆盖,晋时曾经焰赫一时的士族业已化作古木土丘中的作古之人。历史穿越时空的无情,被浓缩在荒芜的吴宫和晋人的丘墓这两个经典意象之中,同时暗中回扣首联中的“凤去台空”的描述,两处笔墨互为呼应,加重了历史变迁的深沉意味。

颈联两句,诗人的笔触从吊古之词中收回,远眺三山半落,二水分流的自然奇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人借助气象壮丽的山水景观,激发自己对现实的反省。位于金陵城西南长江边上的“三山”之景,以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闻名,诗人在凤凰台上远眺三山,恰如陆游《入蜀记》所云,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查杳有无中耳。三山在云起雾升的景象中若隐若现的神秘幽杳之状,与“白鹭洲”把金陵西的长江一分为二的奇异景观,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在诗人眼中幻化成绮丽壮观的江山奇观。三山与二水的对仗,佳妙至极。这两句诗,对仗工整,写景出奇,寄寓深沉,历来是诗家称誉的佳句。

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对凤凰台上远眺奇景的感动,在尾联殊途同归,归向诗人心中耿耿难忘的现实之忧:“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诗人从历史出发,看曾经的六朝帝都金陵盛极而衰的过往,看焰赫一时的历史风云人物终被历史湮没于无迹的往昔,最终视线回归诗人所生活的唐长安城,却见大唐帝都上空的日头被遮天的浮云所遮蔽,任凭极目眺望,却怎么也看不见轩昂壮观的长安城的踪迹。尾联这两句寄寓深远,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浮云蔽日寓意谗佞当道,皇帝被闭塞视听(陆贾《新语·值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在结句,写自己登台望长安,却“不见长安”,即景抒怀,暗喻自己忠而见弃、报国无门的际遇,而用典几无痕迹,诗歌格调高古,韵味悠长。

李白的这首《登金陵凤凰台》以气驱文,文势充沛,行文似江潮奔涌,不可阻逆。诗人穿越历史,观古吊古,悲慨之气,令人悍然心动;诗人正视现实,以奇丽壮观之景,生时事之忧,心胸阔达,挥洒自如。全诗贯穿古今,跨越时空,雄大之气驱动全诗在雄阔大气的意境中行进,感悟沧桑,感怀自我,个人际遇熔铸在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中,倍显诗人遭遇时忧的无奈与愤慨。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赏析

【赏析2】

《登金陵凤凰台》写于天宝四年到十年之间,是唐朝律诗中流传很广的佳作,也是李白的少数律诗之一。天宝三年离开长安后,李白曾多次去金陵,写了不少诗文。据说,诗人崔颢在登黄鹤楼时写出著名的《登黄鹤楼》。李白行游到此,也想作诗一首。但看到崔颢写在墙上的诗后,就没有作。之后游历到金陵的凤凰台的时候,他写下了这首诗,和崔颢相应和。

头两句音韵流畅明快,写了凤凰台的传说。虽十四个字中有三个“凤”字,但丝毫不显重复。相传,“凤凰台”是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在凤凰山上集结而修筑的台子。凤凰在古代是吉祥的象征,这两句的意思是当年凤凰集结时王朝昌隆兴盛,而今凤去台空,繁华的六朝景象不见了,只剩悠悠的长江独自流淌。

三国的吴和之后的东晋,都曾于金陵建都。第三、四句接着写吴宫和晋都,承接上句的“凤去台空”。看到眼前金陵的情景,诗人十分感慨:昔日花草繁盛的吴宫已经破败,东晋的风流人士也已经变成一抔黄土,曾经的显赫什么也没有留下。

第五、六句中,诗人从对历史的凭吊转到对大自然的景色——“三山”和“一水”的描写,对仗整齐,景色壮美。“三山”在金陵西南的长江边上,三峰并行,南北相接。这两句中,诗人将三山若隐似现的景象描写得惟妙惟肖,而白鹭洲横亘于金陵西的长江中,竟把长江分成两部分。

最后两句,诗人由六朝古城金陵想到了唐都长安,但登高眺望,长安却被浮云遮蔽,这有十分深刻的寓意。日是君王的象征,长安是唐朝的都城。这两句暗指君王被奸佞所蒙蔽,自己无路报国,心情悲痛。“长安不见”回应标题的“登”,意在言外,让人触景生情。

和崔颢的诗比,李白的诗“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方回《瀛奎律髓》)。但李白的诗意境更加深远,抒发了忧国感时的情怀。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翻译赏析

【赏析3】

李白这首诗是摹仿崔颢《黄鹤楼》之作。李白离开长安后心系朝廷,始终希望能真正见用于世,但其时玄宗已日渐昏聩,在奸邪小人的包围之中。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吊古伤时,由六代繁华一去不复,进而想到大唐国运即将中衰,自己空怀壮志报国无门,于是悲不可遏,发出深长的慨叹。此诗虽系仿作,但因寓意深远,思想意义胜过崔诗,艺术上则各有千秋,同为神品。“三山”一联气势雄伟,造语奇俊,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登金陵凤凰台》写作年代不定,一说是写于唐玄宗天宝(742一756)年间,诗人被迫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写于诗人流放夜郎遇敖返回后所作。这是一首怀古诗,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既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时空感慨,也寄托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唱。全诗气势高举,感慨深沉,写得颇为动人。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