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作品原文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赏析
【赏析】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夏秋之交,应友人裴隐之邀来到岳州(今湖南岳阳),盘桓于洞庭潇湘之滨。时刑部侍郎李晔因得罪权贵遭贬岭南,途经岳州,而中书舍人贾至又于此时因事由汝州刺史被贬岳州司马,于是,三位“同是天涯沦落人”,聚首于岳阳城下,泛舟游于洞庭之上,纵酒狂歌,戏谑达旦,宣泄胸中郁积之气。李白借端抒怀,写下了这五首七绝组诗。
组诗从不同侧面描绘渲染了洞庭秋夜明月辉映下的湖光山色,吟咏了友人宾客纵酒泛舟湖上的豪情逸兴,寄寓放逐之士眷恋朝廷、忆念长安之情和迁谪之悲,诗风清朗,情韵幽深,兴会神到,妙机四溢,为李白晚年七绝代表之作。
此诗是五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为全组诗之起,极写八百里洞庭之水的浩渺深远,化迹无痕地点出远古洞庭潇湘悲哀动人的神话传说,抒发怀思吊古之意,暗寓一腔寥落哀愁的幽情。
首句,乃极目西望之景,描绘洞庭湖和长江水的分合。“楚江”指长江。长江西来,至湖北石首境内分两道南入洞庭,西南一道从华容县注滋口入湖,东北一道从岳阳城陵矶入湖,故曰“楚江分”。如果说,首句落笔西望之水,则次句转笔为南眺之天,“水尽南天不见云”,描绘出洞庭汪洋万顷、水天相接、高远无边的壮景。
一、二句纯从大处着墨,烘托渲染洞庭湖的雄伟壮阔之美,足与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等洞庭名句相比美。
三句“日落长沙秋色远”,以“日落”、“秋色”点时、点季节,渲染凄凉氛围。长沙为潇湘名城,相去洞庭数百里,诗将日落、秋色绵延至长沙,可谓远矣,此正烘托诗人愁思之远。日色、天色、秋色之远,撩起诗人愁绪万千。“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一种“目渺渺兮愁予”的情怀潜入心底,于是写出了末句“不知何处吊湘君”。
这一句在寥远的境界中包容着深沉的家国之感,给全诗抹上一层隐约依稀的哀情。湘君指湘水女神,相传古代舜帝失权,年迈被迫南巡,死于苍梧之野(洞庭之南湘江上游的九疑山),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追从至洞庭,南向恸哭,泪尽投湘江溺死,遂为湘水女神,称湘君和湘夫人。
结句“不知”之问,蕴藉传神。湘君为国事而捐躯,如今不知何处去,此一层;诗人欲为国事出力,却无路可走,效湘君而不能,此二层。李锳《诗法易简录》云:“‘吊湘君’妙在‘不知何处’四字,写得湘君之神飘渺无方,而迁谪之感,令人于言外得之,含蓄最深。”另外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亦云:“此诗写景皆空灵之笔,吊湘君亦幽邈之思,可谓神行象外矣。”其评甚是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