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独坐敬亭山》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08:41

独坐敬亭山作品原文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上有拥翠亭,系李白独坐题诗处。此处碧山千层,青翠欲滴,敬亭风光,拥落身前,故名拥翠亭。

(2)尽:没有了、消失了。

(3)孤云:语本陶渊明《咏贫士诗》“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自闲,形容孤云一片飘然远去。

(4)厌:满足。

李白《独坐敬亭山》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独坐敬亭山题解赏析

【题解】

这首诗作于李白五十三岁之时。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秋,李白第一次游历宣城的敬亭山,离开长安后十年只身漂泊的生活,让诗人常感孤独,独坐敬亭山的拥翠峰,诗人触最生情,写有此诗。这首五言绝句,以区区二十言写诗人只身独游敬亭山的感悟,字面上看似是表达诗人对敬亭山孤云闲游的欣赏,透过字面,读者却可以深窥到诗人对自己生命历程中孤独跋涉的感慨。

【赏析】

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秋天到唐代宗宝应元年(762),约十年时间,李白曾七次来宣城游历,并留下了不少千古传唱的诗篇。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十年时间,怀才不遇的抑郁、漂沦无依的孤寂,未曾消混过。带着这种对生命的困惑与孤寂感,诗人独坐敬亭山,在与大自然的对视中寻求心灵的栖居地。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驱文,让原本无情的山水拥有了对生命的有情体验。在极简短的篇幅里,诗人创设了物我为一的大境界,让人与自然进行有关生命命题的对话,诗歌意境极为高远,诗歌的主题极为深刻。

一、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写诗人独自静坐敬亭山的拥翠峰,在空寂寥廓的山间林际,仰观群鸟直入云香不见了踪迹,山间一片孤云悠然独去,低首只见自己无人相伴、闲坐山间的身影。鸟尽云间,孤云独去,这个世界摒弃了所有的喧器,“”字写既无鸟迹更无鸟鸣的无声世界,“”字写既无鸟伴更无人陪的寂寞心灵,诗人置身一个无人无声的空阔空间,愈发觉得自己内心的孤独与独立于天地间的渺小。“”字拓展诗歌创造的画面向上向高的空间感,诗人堕入尘世的心灵追随众鸟高入云间,寻找更高处的心灵的一个栖息地;“”字拓展诗歌创造的画面向前向远的空间感,诗人陷入逼仄空间的心灵循着孤云远去的方向伸展,寻找更远处的心灵的一个栖居地。品读这短短十言,竟知言言传神,鸟尽云去,只把一个心灵孤独的诗人,留在这远离喧器、天地也寂寞的山间,李白炉火纯青的炼字功夫,由此可见一斑。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诗人独坐拥翠峰,与敬亭山作无言的对视,而“相看”一词,写意形象,一山与一人,却好似两个心有共鸣的知音,默默以对,深情相望。“两不厌”,即彼此对望怎么望也望不够,厌是满足的意思。“不厌”之词语含丰富,是因为共同的际遇,抑或是因为心灵的某种契合,我们不得而知。“”字与“”字同义连现,强化了诗人与敬亭山不可分离的亲密形象。“只有”二字则表达了诗人欣逢知音的强烈喜悦,鸟飞云去带来的寂寥之惑此时已不足挂齿,诗人颇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况味。别有意蕴的是,敬亭山的含情脉脉,愈发衬托出山外那个众鸟喧器的世界的“无情”,诗人在结句就这样不动声色地透露了自己俗世遇冷,横遭寂寞之袭的苦闷之情。

诗人独坐敬亭山,观山望景,然而笔下不涉山之形,不及水之态,只写诗人对敬亭山“看不厌”的款款情深,是因为诗人不过是借山水之灵浇自己心中之块垒,敬亭山的无言之景,经诗人妙笔点化,成为诗人心曲的最佳聆听者。然而正是这一笔点化,以山水有情衬托出人之无情,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唯有无言的山水可解。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诗人,回顾人生来路,被人世间艰难的跋涉之途所难,被人世间深重的孤独所惑,敬亭山的无言世界毫无怨言的包容了这一切,并以深情地对望表达了对诗人的理解与喜爱。全诗以景语表情语,诚如王夫之所说,是“(情与景)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夕堂永日绪论内编》)。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