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08:40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作品原文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郝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注释】

(1)秋浦:唐县名,以秋浦水得名。今安徽贵池。

(2)炉火:据《新唐书·地理志》,秋浦在唐时采银及铜。

(3)红星:炉火溅出的火星。乱:飞溅。

(4)郎:指冶炼工人。赧(nan):本指因羞愧而脸红,此处指脸被炉火映红。

李白《秋浦歌》(其十四·炉火照天地)原文赏析-注释题解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题解赏析

【题解】

《秋浦歌》共有十七首,是李白所创作的五言组诗。李白一生中多次游历秋浦,这组诗大概写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前后,李白由金陵至宣城,往来于池、诸州时在秋浦逗留期间。组诗内容丰富,艺术高超,这首《秋浦歌》(其十四),摹写冶炼工人劳作的热烈场面。遣词用字别具一格,形成李白诗歌中异样的风格。

【赏析】

因为圈于生活环境,李白的诗歌中很少有表现劳动者劳作场面的作品。这首诗歌,以银铜冶炼工人为描写对象,热切歌颂治炼工人火热的劳动热情。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诗人看到治炼工人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心中满是新奇、兴奋与激动,故而情驱文动,写就这篇热烈奔放的劳动者赞歌。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歌伊始起势不凡,写大气象大场面。冶炼炉的熊熊炉火通红透亮,燃烧升腾的瞬间映红了广豪的天地;冶炼炉中的火星在蒸腾的浓紫烟雾中热力四溅。诗人笔下的治炼场面,不写汗水,不写酷热,诗人以诗化的笔法勾勒出天地之间熠熠生辉的治炼场面,“照天地”一词暗示治炼是在夜间,炉火之明照彻天地属夸张之词,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见此场景掩抑不住的兴奋与惊叹之情。暗夜中的炉火之明、炉火中飞溅的红星、冶炼炉上空升腾的紫色烟雾,诗人好似丹青高手,将诸色调和成一幅色彩明艳的治炼图卷,让人赏心悦目。

接着“郎明月夜”一句,由天地之间大场景的描绘转入对治炼工人形象的粗线条勾勒:虽是月夜,映红了天地的炉火却早已淡褪月光,熊能火光映红了冶炼工人的脸庞。冶炼工人是怎样的形象?我们不得而知,然而“赧郎“一词的诞生,是李白颇具个性的独创。郎,在古代也是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原意是因害羞而脸红,这里诗人借以指冶炼炉的火光映红了冶炼工人年轻的脸庞,想必和这红彤彤的年轻脸庞相映衬的还有冶炼工人朴实热烈、乐观豪爽的神情,想必还有年轻工人健美壮硕的形象。而结句“歌曲动寒川”,则以冶炼工人高唱劳动号子的慷慨之声来表现治炼工人热情饱满地投入劳动的情形,“动寒川”夸张其词,形容高亢的歌声把一川寒水都激荡得就要沸腾起来了。诗人的夸张中带有超前的想象,劳动号子跳跃在夜色下的空间里,诗人竟想象成它强烈的旋律竟感染得一川寒水也为之兴奋起来,诗人以如此个性化的感受表达着对治炼工人挥汗大干、热情四射的赞美之情。

在这首诗中,李白以声色交织的笔法绘制了一幅瑰伟壮观的秋夜冶炼图,色彩明丽,人物形象饱满,情感热切。诗歌意境雄阔绮丽,是李白短章中的上乘之作。

郭沫若在《李白与杜甫》一文中说:“歌颂治矿工人的诗(《秋浦歌》十四)不仅在李白诗歌中是唯一的一首,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恐怕也是唯一的一首。”惟其如此,这首诗歌,在古典诗歌史上成为一个弥足珍贵的别样存在。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