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李白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07:26

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古诗赏析-李白作品

峨眉山月歌赏析

【赏析1】

李白虽然并不是出生在蜀中,但因五岁的时候就移居到这里,所以他是把这里当作自己的故乡看待的。蜀中的自然山水引起李白很大的兴趣,江油附近的戴天山(大匡山),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以及著名的峨眉山,都曾留下他的足迹。特别是峨眉山的险峻和山上的烟霞,使李白惊叹不已。他在一首题为《登峨眉山》的五言古诗里说:“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可见峨眉山给他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shu籍 分.享 V信whair004

这首《峨眉山月歌》也是写峨眉山,不过并不是写山本身,而是写山上的月亮。月亮哪里都有,在一般人看来哪里的月亮都一样。但是诗人的感觉就不同。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他觉得故乡的月最明亮。李白也是这样,他最喜欢峨眉山的月亮。早年写了这首《峨眉山月歌》,晚年又写了一首《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那是公元759年,李白死前三年在江夏(今湖北武昌)写的。有一位四川和尚(蜀僧晏)要去长安,李白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诗的开头说:“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峨眉山月怀着多么深厚的感情。这不仅是对峨眉山月的喜爱,也是对故乡的眷念。

头一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点出一个“秋”字,说明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半轮”,说明正是月儿半圆之际。“半轮”就是半圆,但说“峨眉山月半圆秋”,显然不如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因为“轮”字更有实感,它不仅有圆的形状,还有动的感觉,它的含义更丰富。把“半轮”和“秋”这两个词连起来也很有意思。“半轮”不是修饰形容“秋”字的。“秋”无所谓一轮、半轮。这“半轮”乃是修饰上边那四个字“峨眉山月”,“秋”是说明当时的季节。正常的句式应当是“半轮山月峨眉秋”,但这样不合平仄。即使不考虑平仄,也太平常了。李白把“半轮”放在“山月”和“秋”字中间,既修饰了“山月”,似乎又和“秋”发生了关系。因为七言诗的句式是上四下三,诵读的时候,习惯地读成“峨眉山月——半轮秋”。秋当然不能用“半轮”去修饰,但是那“半轮”,作为秋天景色的一种突出的点缀,却能造成深远的意境,把一幅清晰的图画呈现在读者眼前。诗人要说明的重点不在峨眉山已到了秋天,或者从峨眉山树木的颜色看出了秋天,而是从半轮山月上感觉到秋天的来临。大家都会有类似的体验,秋月和夏月是不一样的。也许因为空气的温度、湿度不同,秋月特别皎洁、明亮。仿佛也带着几分凉意,李白正是把这种体验说了出来。

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主语是什么呢?显然是峨眉山月,是峨眉山月的影子投入平羌江水之中,随着江水的流动,也在流动着。那个“流”字是指江水的流动,也是指月影的流动。从这句诗看来,平羌江水一定是十分清澈的,否则见不到月影。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天上的月离人很远,不会近人。“月近人”的月,是江水中的月,诗人坐在船上,江水又十分清澈,月亮的影子投入江中,诗人觉得它离自己很近。李白这句“影入平羌江水流”,虽然只说了月影随着平羌江水在流动着,但江水之清澈已在不言之中了。四川乐山市北约二十三公里的岷江上有一段叫嘉州小三峡,北为犁头峡,中为背峨峡,南为平羌峡。自平羌峡以下王乐山一段江流又名平羌江。

三、四句,诗意递进了一层,地点也改变了。“夜发清溪向三峡”,“清溪”,据《舆地纪胜》是驿名,在嘉州犍为县,平羌峡南口东岸。夜里从清溪出发再向下游走去,当然还会有月亮伴随着,但那峨眉山月却见不到了。所以第四句说:“思君不见下渝州。”“君”,指峨眉山月。思念着您,却又见不到您。就这样,在对峨眉山月的思念之中沿江而下,驶向渝州(今重庆),再经渝州到三峡。这两句诗让人感到李白一路之上都在思念着那半轮峨眉的山月,沉浸在山月的美好回忆之中。

王凤洲曰:“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可见此老炉锤之妙。”的确,一首七言绝句,四句二十八个字,竟连用了五个地名,如果缺乏艺术的才能,就会写得枯燥无味,像是一篇地理位置的说明书。可是出自李白笔下,却是那么新鲜自然而又动人。这就是因为李白注入了自己的感情和个性。从平羌江,到清溪,到渝州,到三峡,一路之上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峨眉山月的爱,他舍不得离开她,舍不得离开故乡。在漫长的行程里,峨眉山月虽然渐渐地不可见了,但在李白的心中,她却始终清晰地浮现着。

【赏析2】

开元十二年(724)秋,二十四岁的李白怀抱远大抱负,沿长江而下,辞亲远游。

峨眉山是诗人不久前游览的蜀中山水。秋夜举首遥望,青山衔月,庄静明洁。这轮山月在自己东行时一路陪伴左右。她倒映在平羌江水中,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像是旅伴,又像是护佑,让人安心,倍感亲切。

今夜从清溪出发,将驶向险峻的三峡。思念的朋友没有遇上,虽有遗憾,但一路有峨眉山月相伴,就先出发去下一站渝州吧。第一次出门远行的憧憬盖过“思君不见”的失落,但在峨眉山月的慰藉和陪伴下,诗人仍以昂扬的兴致出发了。

年轻的诗人未必知道,这轮峨眉山月后来陪伴了自己一生。五十九岁时(759)李白写道:“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可惜终其一生李白再未回过四川,但出蜀时那轮澄澈的山月,仿佛家乡的照拂和年轻的意气永驻其心间。

【赏析3】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周啸天)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