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入蜀原文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送友人入蜀赏析
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作此诗。这首诗和《蜀道难》都是写蜀道,题材相同但主题不同,艺术风格也就迥然而异。
《蜀道难》是乐府,容量不受限制,题目就是诗的内容,写蜀道之艰难险阻,所以上下古今、汪洋恣肆、痛快淋漓。以极有气势的三个感叹字开篇,一个耸人听闻的奇句突兀而起:“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此句于结尾处又再一次出现,通篇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几无一使人喘息处,读来便觉荡气回肠。可以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不单是在李白的诗中,就是在整个唐诗中也是最不容易被忘掉的奇句之一。
《送友人入蜀》则不同。它是五律,结构上要起承转合,无法放开来铺叙;主题是送别,对蜀道的交代只起一个背景作用,所以限定在颔联和颈联二十个字之内,可谓惜墨如金。尽管如此,仍然写得有声有色。此诗还妙在起句,“见说”(犹听说)二字便有韵味:李白的青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又好壮游,蜀地的山川形势他自然是了然于胸,他的许多咏蜀地的诗句,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都是一种横空出世、不容置疑的肯定语气;然而此诗开头却是一句娓娓的“见说——”,是朋友之间亲切关怀的委婉口吻。这样一个平实含蓄的开头,用“见说”把自己熟悉的事物在叙述时有意无意地陌生化,与《蜀道难》几欲把人吓杀的开头大异其趣,同样引人入胜。
言蜀国而上溯到古代蚕丛,增强了历史感。“崎岖不易行”,是对古代蜀国地形的最好概括。巴蜀自古闭塞,四围大山屏护着四川盆地,盆地内有一块成都平原,对内对外交通均很不便,而道路难行更令游者视为畏途,“崎岖不易行”完全是实写,就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并不夸张。
颔联瑰奇,是“崎岖不易行”的具体化。“山从人面起”,不单是写山势之陡峭,也写万山丛中凿石架木铺成的栈道(是由秦入蜀必经之地)之蜿蜒曲折,才会在峰回路转处时时出现大山仿佛劈面而来、几乎擦着人的脸陡然峭立而起的惊险镜头,把山完全写活了。“云傍马头生”,不单是写云雾茫茫能见度低,也写出了栈道下临峡谷云生之处的卑隰幽深,更加衬托出蜀道的“危乎高哉”。“从”字和“起”字、“傍”字和“生”字的搭配,最为传神。
颈联明丽,写了蜀国“蜀江水碧蜀山青”(白居易《长恨歌》)山川壮美的另一面。但并不泛泛写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之类颇足以令蜀人自豪的景观,仍承继颔联紧扣入蜀途中之所见:“芳树笼秦栈”,目光射向栈道上方,岩壁间林木蓊郁、杂花生树、浓荫如盖,可以为行人避雨遮阳。这个细节选得妙,一个“笼”字落墨成春,嶙峋蹭蹬中立即增添了妩媚和生气。
“春流绕蜀城”,写蜀中最富庶文明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平原的寻常景色,该地得秦太守李冰修都江堰水利灌溉之便,“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卷三《蜀志》)。的确,成都除了有“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的锦江绕城流过之外,平原上还到处可见潺湲的溪流,碧澄的春水与遍野如金的油菜花相映。李白单选中“春流”来形容成都平原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同选中花树笼罩栈道一样,一改颔联冷飕飕硬邦邦的阴郁苦寒气氛为温馨和煦,使作品平添了亮色。
尾联才接触到送别的主题:借西汉严君平隐居成都以卖卜为生的典故,殷殷寄语友人此行要乐天知命,不要汲汲于权位的升沉进退。李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行路难》)天真而自信的时候,也有“升沉应已定”达观知命的时候,此时他这样劝慰友人,实际上也正是他备受排挤了解官场内幕之后聊以自解的感慨。
(黄宗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