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05:20

春夜洛城闻笛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①洛城:即今洛阳,唐时的繁华之都。

②暗飞声:悄悄地飘来声音。

③折柳:即《折杨柳》,曲名。

④故园:故乡。

【译文】

是谁家隐隐传出的悠扬笛声?随着春风飘荡传遍了洛阳城。今夜听到这首哀伤的杨柳曲,谁人心中不会涌起思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该诗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当时李白正畅游洛阳城。夜阑人静之时,笛声触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情。笔墨不多,却在平淡中流露出深沉的蕴藉。

第一句就从笛声入手。白日喧闹的都市在夜里终于静了下来,家家户户的灯火也逐渐熄灭了,但诗人却难以入眠,可能正倚窗望着明月,可能正对烛陷入深思。就在这个万物都进入梦乡的时候,突然从不知名的地方传来一阵笛声,顷刻间将诗人的羁旅情思触动。

这笛声怎么就触动了诗人的羁旅情思呢?第三句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原来把诗人深深感染的笛声正是一曲凄清婉转的思乡曲,名曰《折杨柳》,怪不得诗人陷进了深思之中。古人离别以折柳相送,希望亲人回来时也折柳。据说这是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借折柳来表达离情别绪。一曲《折杨柳》道尽离别的感伤,曲调哀怨,这样的笛声一定会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

《折柳》对全诗有点睛之用,也是题目“闻笛”的要义所在。三、四两句表露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但却由外人来反说。在这样的夜里,客居洛阳的人们一定都听到了这哀怨的笛声,一定勾起了每个人的思乡之情!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将诗人自己的个人情怀上升为洛阳全城人的情怀,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这种写法,更好地表达了诗人思乡心切的深刻感触。

李白认为诗歌应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也是诗歌创作的至高境界。一首短小的七言绝句,将李太白的风格特点彰显无疑,难怪被称为“绝调”。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诗人名片】

李白(约701~762),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认为与唐朝皇室同宗。隋朝末年随先祖流落西域,生于中亚碎叶。五岁时,父亲将其带到蜀地,年少时在蜀地求学。他二十五岁时离开蜀地漫游,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这期间曾去长安求官,却没有成功。天宝初年,通过玉真公主的推荐,被诏入京,担任翰林。但不久便因遭诬陷而离开京城,四处漂泊。安史之乱后,他做了永王的幕僚。后来永王因反叛被肃宗所杀,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夜郎。虽中途获得赦免,但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