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8 05:08

月下独酌(其一)原文

月下独酌(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①三人:指自己本身与影、月。

②无情游:超乎尘世俗情的交游。

③云汉:银河。

【译文】

在花丛中我置下一壶美酒,自斟自酌身边没有一个好友。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恰成三人。明月既不能把酒饮,身影何必徒然随着我身。暂且伴着明月和着身影,行乐须趁着这明媚之春。我唱起歌,明月在天空来回地走。我跳起舞,身影在地上七零八落。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后我们各自分离。但愿我们能结成忘情好友,相约重逢在遥远的天空。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月下独酌(其一)赏析

【赏析1】

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在长安供奉翰林。他深感壮志难酬,宏图难展,无人可与共语,在十分苦闷的心情下写了《月下独酌》四首,此为其一。

这首诗描写高傲的李白举世无知己,只有皎洁的明月和孤单的身影可以作为伴侣,和他一同饮酒,随他一同歌舞。诗歌表现了美妙的想象,充满奇情异彩,同时又浸透着主人公内心深深的孤独感。

【赏析2】

这是《月下独酌》四首中的第一首,表现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孤独苦闷心理。其时,唐朝开始败落,李林甫及其同党排除异己,把持朝政。李白性格孤傲,又“非廊庙器”,当然不被他们容纳。但李白身为封建士大夫,既无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其他的前途。他感到十分孤独,只好用饮酒、赏月打发时光。于是,有了这首诗。

该诗分为三个部分。头四句是第一部分,描写了人、月、影对饮相酌的画面。花间月下,“独酌无相亲”的诗人十分寂寞,想象自己将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拉到一起,三个人一起对酌。从一个人到“三人”,好像热闹,但显得更加孤独。

第五句到第八句是第二部分。由月影引发议论,诗人点明“行乐及春”的主旨。即使“举杯邀明月”,但明月毕竟“不解饮”,影子也不能喝酒,诗人又回到孤独之中。于是,他只能暂时和明月、影子做伴,在美丽的春天里及时行乐。诗人无奈的感情和神态跃然纸上。

最后六句是第三部分。诗人慢慢醉了,酒意大发,边歌边舞。歌时,月亮在徘徊听歌;舞时,影子似乎在和自己共舞。直到诗人一醉不起,月光与影子才不得已分开。诗人想和“月”、“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但它们毕竟没有感情,诗人的孤独和苦闷溢于言表。

该诗用动写静,用热闹写孤寂,艺术效果十分强烈。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空有才华的寂寞,也表现了他孤傲不羁的性格特征。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诗人名片】

李白(约701~762),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认为与唐朝皇室同宗。隋朝末年随先祖流落西域,生于中亚碎叶。五岁时,父亲将其带到蜀地,年少时在蜀地求学。他二十五岁时离开蜀地漫游,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这期间曾去长安求官,却没有成功。天宝初年,通过玉真公主的推荐,被诏入京,担任翰林。但不久便因遭诬陷而离开京城,四处漂泊。安史之乱后,他做了永王的幕僚。后来永王因反叛被肃宗所杀,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夜郎。虽中途获得赦免,但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古诗翻译赏析-李白作品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