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上亭壁四首原文
书河上亭壁四首(其三)
寇準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河上亭壁四首赏析
原诗题很长,因此一般选本都截其末句为题,这里也沿用。不过,从原诗题中,可以窥见诗人作诗的经过,因照录如下:“予顷从穰下移莅河阳,洎出中书,复领分陕。惟兹二镇,俯接洛都,皆山河襟带之地也。每凭高极望,思以诗句状其物景,久而方成四绝句,书于河上亭壁。”“穰下移莅河阳”,是指诗人由参知政事之职,于至道二年(996)罢知邓州(即“穰”,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咸平初徙河阳(治所在今河南孟州市西)。“分陕”是用典。相传周公、召公分陕而治:陕而东者,周公主之;陕而西者,召公主之。诗人于景德二年(1005)官中书侍郎,翌年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治所在今河南陕县),正是周公、召公“分陕”之地。故称“洎出中书,复领分陕”。由此可见,这组七绝所咏,乃是河阳、陕州二地之景,写作时间在景德初至景德三年或稍后,其时诗人的身份是谪官。四首诗分咏四季景物,本首写的是秋景。
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独自倚着危槛(高楼长廊上的栏杆),凭高俯瞰。第一眼看到的是水。河岸靠近在高楼的一边,所以望下去,岸显得很宽阔。樯,桅杆,这里指船。水中,船只稀少,因此越发衬得那烟波滔滔,浩渺无际。
水,后浪推前浪,滚滚东流。凝望着它,诗人心潮翻滚,觉得绵绵思绪竟也像视野中的水一样悠长。这是为什么?他暗暗询问自己。其实,他很清楚:当初,诗人在参知政事任上,曾破格提拔了几个贤才,遭到群小围攻,被排挤出朝廷。不过,诗人善于克制自己,他知道,要消除不快,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忘掉它。于是,他抬起眼睛,看到了树林,看到了秋山。
秋风萧萧,草木摇落,远处有一片稀疏的树林。目光越过这片树林,诗人发现一个奇妙的景致:“一半秋山带夕阳。”一半,红日西沉,夕阳所照,只及山的一半,故云。秋色正浓,山自然也染上“秋”了。这一半秋山,此刻在夕照之中,一片灿亮。远远望去,不像是残阳照着秋山,倒仿佛是那秋山披带着夕阳余晖。“带”字极妙,不仅变秋山的被动为主动,且将常景写成了异景,饶有韵味。
全诗由触景生情,到以景撇情,隐隐地传达出了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过程。一个遭到贬谪的诗人,其思绪,其“愁情”,总会顽强地萦绕在心头,景物当前、景与情会时,孑然独处、百无聊赖时,便翻涌上来。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位刚毅的政治家,他不允许这思绪、这愁情肆意泛滥,因此,他往往一洗悲酸之态,将自己的注意力引到风景的观赏上,把读者也带进他描绘的景色之中,本诗便是如此,其《虚堂》、《夏日》等诗也是如此。
(周慧珍)
【作者】
寇準:(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市东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994)除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入,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排众议,促真宗亲征,进驻澶州督战,与辽订澶渊之盟。后为王钦若等所谗,罢相。天禧三年(1019)复相,封莱国公。又受丁谓排挤,降官,后贬逐雷州,死于南方。仁宗时追赠中书令,谥忠愍。能诗,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公诗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