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声原文
象声
蒋士铨
帷五尺广七尺长,其高六尺角四方。
植竿为柱布作墙,周遭着地无隙窗。
一人外立一中藏,藏者屏息立者神扬扬。
呼客围坐钱入囊,各各侧耳头低昂。
帷中隐隐发虚籁,正如萍末风起才悠扬。
须臾音响递变灭,人物鸟兽之声一一来相将。
儿女喁喁昵衾枕,主客剌剌喧壶觞。
乡邻诟置杂鸡狗,市肆嘲谑兼驰骧。
方言竞作各问答,众口嘈聒无碍妨。
语入妙时却停止,事当急处偏回翔。
众心未厌钱乱掷,残局请终势更张。
雷轰炮击陆浑火,万人惊喊举国皆奔狂。
此时听者股栗欲伏地,不知帷中一人摇唇鼓掌吐吞击拍闲耶忙?
可怜绕帷之客用耳不用目,途说道听亡何乡。
颠风忽缩土囊口,寂然六幕垂苍苍。
反舌无声笑耳食,巧言惑众真如簧。
象声赏析
这首诗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作者任翰林院编修时所作《京师乐府词十六首》之一,描述民间象声艺术。
“象声”,即口技,因常隔壁表演,也称隔壁戏,是传统杂技节目之一。清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春宫·序》云:“俗名象声,以青绫围,隐声其中,以口作多人的嘈杂,或像百物声,无不逼真,亦一绝也。”这首《象声》诗,即绘声绘色地再现了清代口技表演艺术的风姿。
象声的表演道具和场所极为简易。五尺宽、七尺长的帷布,围成一个高六尺的长方形。插竹为柱,围布作墙,四周的布墙一直垂到地面。布墙上没有窗户,也没有空隙。整个布置简单,却颇有几分神秘气氛。
象声的表演方式相当奇特。一人站在布墙外,神情自若,意态扬扬;另一人隐藏在布墙内,寂不作声,呼吸仿佛也暂停。布墙外的人收齐了戏钱,招呼听众们围坐在长方形的布墙周围。听众们探头侧耳,全神贯注,静候表演开始。
象声表演,纯以声音描绘形象,作者以传神的妙笔,将精彩纷呈的表演艺术历历展现在眼前。表演开始,只听到布帷中隐隐发出微微风声,仿佛产生于青萍之末。不一会儿,风声停歇,随之而起的人声、鸟声、兽声,有时像衾枕间窃窃私语,儿女情长;有时像酒席上宾主举杯劝酒,人声喧嚷;有时像乡邻间吵闹骂街,鸡狗不宁;有时像市井上百马奔驰,喧闹繁杂,市人嬉笑嘲嘘,操各种方言,你问我答,人声嘈杂,但话语仍清晰可辨。正当妙语四起时,口技声戛然而止;说到紧要关头时,突然回旋绕圈,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来,这是演员在故意卖弄关子。听众哗然,纷纷掷钱,要求再演。演员改弦更张,一时雷鸣声、炮击声,轰隆隆,呼喇喇,震耳欲聋,仿佛是陆浑(故城在今河南嵩县东北)大火,万人惊喊,全城人狂奔乱跑。原来,这是帷中演员摇唇吐吞,击节鼓掌,不亦乐乎地表演着口技!声响到达高潮时,突然寂灭,只剩下布帷低垂。听众也如噩梦初醒,从惊异中恢复过来。
如果说,精湛的象声艺术,经过这摹声摹色的直接描绘,已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给人身历其境的真实感,通过听众如醉如痴、如惊如恐的神态举止的间接描叙,更令人信服地展现出它非凡的艺术魅力。正当听众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象声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时,表演突然中止,他们岂肯罢休?于是将手中的铜钱雨珠般地飞掷场中。这种狂势的场面,反映听众对象声表演的激赏,是象声艺术的成功所在。而当演员模仿陆浑失火的情势时,听众双腿乱颤,惊惶伏地的狼狈相,又是象声艺术形象逼真、效果强烈的体现。
作者对象声艺术的赞赏别出心裁而又意味深长。他没有径直地献上几句炽热的赞美词,只是淡淡地表白这些确是亲身经历而并非出于传闻。传闻是靠不住的。古代曾对《礼记·月令》所云“仲夏之月,反舌无声”中的“反舌”产生歧解。郑玄注云:“反舌,百舌鸟。”而《太平御览》卷九二三引《风土记》云:“麋信难曰:案《纬书》,反舌,虾蟆也。……则郑君得过乎。乔凤答曰:虾蟆五月中始得水,当聒人耳,何云无声?是知虾蟆非反舌鸟。”明明仲夏(农历五月)时分,百舌鸟不再鸣叫,却听信传闻,认为是正当聒噪人耳的虾蟆停止乱叫。这种人轻信传闻,十分可笑。但亲见亲闻象声演员凭借美妙如笙中之簧的巧伪声音,能迷惑这么多人的事实,就不能不对象声的艺术效果和艺术魅力深信不疑。在这平平的表达中,人们不难体会到深藏其间的极度赞赏之情。
但作者的笔致并不肯就事论事地停留在象声艺术本身,他似乎还有一种深广的意蕴要宣泄。他可怜那些只用耳朵听不用眼睛看的人们,可怜那些只相信来自世上并不存在的“亡何乡”的道听途说,因而被巧言所迷惑的人们。谁又能说,这仅仅是针对那些痴迷的听众,而没有包含某种对于盲目轻信传闻的批评和对于巧言惑众的愤慨,因而具有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呢?
王昶《蒲褐山房诗话》谓蒋士铨诗“诸体皆工,然古诗胜于近体,七言胜于五言,苍苍莽莽,不主故常”。这首七古笔力坚劲,句式多变。全诗以七言为主,杂以九言(如“万人惊喊举国皆奔狂”)、十一言(如“可怜绕帷之客用耳不用目”),最多的竟达十七言(“不知帷中一人摇唇鼓掌吐吞击拍闲耶忙”),极尽参差错综之致。节奏的急迫徐缓,语调的激昂舒展,与象声演出的气氛转换和听众的情绪变化相契合。尚溶云:“苕生(蒋士铨字)诗有不可及者八:才大而奇,情深而正,学博而醇,识高而老,气豪而真,力锐而厚,格变而隐,词切而坚。”以此诗观之,信然。
(吉明周)
【作者】
蒋士铨(1725-1785),字心馀,又字苕生,号藏园,江西铅山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后主讲绍兴蕺山书院。其诗初爱李义山,后学杜甫、韩愈、苏轼、黄庭坚,长于七言。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江右三大家”。亦好戏剧,著有杂剧、传奇十六种。有《忠雅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