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上篇作品原文
过秦论(上篇)
贾谊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册,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美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是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并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昭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常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士逡巡遁逃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奉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 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谷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佰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注释】
[注]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文章以本篇及《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著名,而《鵩鸟赋》《吊屈原赋》亦为辞赋名篇。
[1]秦孝公:任用商鞅以变法,富国强兵。殽(xiáo)函:秦函谷关,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殽,一作崤。关在西崤山谷中,深险如函,故曰崤函。雍(yōng)州:今陕西省主要部分、甘肃省(除去东南部)、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窥:伺机而取。“席卷”三句,都是并吞天下的意思。
[2]商君:即商鞅,由卫入秦辅佐秦孝公变法,使秦富强。务:致力于。连衡:即连横,西方的秦国与东方诸国分别联合以破其团结,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斗:使诸侯相斗的意思。
[3]拱手:两手相合,形容轻易。西河之外:魏国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4]惠文、武、昭襄: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蒙故业,因遗册: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举:攻取。
[5]弱秦:削弱秦国。爱:吝惜。致:招纳。合从:连合南北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同“纵”。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
[6]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都以招纳宾客闻名。四公子时代不同,本文并举以综括八十年间东方人才荟萃之势。
[7]约从离横:相约为合纵,离散秦国的连衡策略。离:使离散。并:联合。宁越、徐尚等许多外交、军事等人才替他们谋划。
[8]之属、之徒、之伦:这些人。苏秦:洛阳人,当时的“合从长”。宁越、徐尚、翟景、倪良、带佗、王廖等人的事迹今天已不详。齐明、周最等人沟通六国间的意见。苏厉:苏秦的弟弟。乐毅:燕将。吴起、孙膑等许多人统率六国的军队。吴起:魏将,后入楚。孙膑:齐将。田忌:齐将。廉颇、赵奢:赵将。
[9]叩关:攻打函谷关。叩:击。
[10]延:迎。逡巡(qūn xún):有所顾虑而不敢前进。
[11]镞:箭头。
[12]制其弊:控制并利用他们的弱点。亡、北:败兵。漂橹:形容战争中血流成河,使盾牌漂浮起来。
[13]孝文王:昭襄王之子,在位三天即亡。庄襄王:孝文王之子,在位三年。
[14]续六世之余烈:继承六世留下的功业。六世:秦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振:举起。策:马鞭。御:驾驭。二周:东周最后的周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西周定都于河南东部旧王城,东周定都于巩,史称东西二周。履至尊:登帝位。六合:上下前后左右,指天下。棰拊:棰指鞭子,拊指器物的把、柄。鞭笞:鞭打。
[15]百越:古越族居于江、浙、闽、粤各地,种族繁多,统称百越,也叫百粤。桂林、象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均为秦开置的新郡。
[16]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下吏:下级官吏。越人系颈降服,听从下吏支配。
[17]蒙恬:秦将。始皇时领兵三十万北逐匈奴,修筑长城。藩篱:篱笆,此指边疆。却:使退却。
[18]弯弓:拉开弓。不敢报怨:不敢报被驱逐的怨恨。
[19]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
[20]隳(huī):毁坏。兵:兵器。鐻:古乐器,像钟。销毁兵器,铸造为钟鐻和十二金人。
[21]斩:践。据守华山以为帝都东城。河:黄河。津:渡口。亿丈之城、不测之谷:华山和黄河。
[22]信臣:可靠的大臣。谁何:喝问他是谁,缉查盘问的意思。
[23]关中:函谷关以西的雍州之地。金城:坚固的城池。
[24]既没:死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之地。
[25]瓮牖(yǒu)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氓(méng):种田之人。隶:贱者。迁徙之徒:被征发到边地戍守之人,陈涉等被征发戍守渔阳。中人:平常人。仲尼:孔子。墨翟:墨子。陶朱:越国的范蠡(lǐ),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在陶(今山东省定陶县的西北)经商致富。猗(yī)顿:鲁人,以经营盐业致富。蹑足:用脚踏地,此指置身于。行伍:军队。倔起:起义。什佰:军中小头目。罢:通“疲”。兵:兵器。揭:举。云集响应:像云集合,形容多,像回声应和,形容快。赢:担负。景:同“影”。此句是说人们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从陈涉。山东:殽山以东的东方诸国。
[26]小弱:变小变弱。
[27]锄耰(yōu):古时农具,似耙而无齿。棘矜(qín):用酸枣木做的棍子,此指起义队伍的武器。铦(xiān):锋利。钩:短兵器,似剑而曲。戟:以戈和矛合成一体的长柄兵器。铩(shā):长矛。谪戍:被征发戍守边地之兵。抗:同“亢”,高。向时:先前。
[28]度(duó)长絜(xié)大:比较长短,衡量大小。絜:衡量。
[29]区区:小。千乘:可出兵千辆战车的国家。权:势力。八州: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居雍州,六国分别居于其他八州。朝:使入朝。同列:指六国诸侯。
[30]一夫作难:陈涉起义。七庙隳:宗庙毁灭,指国家灭亡。七庙:天子的宗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
过秦论·上篇作品赏析
作为西部边鄙之地的秦国,经七世凡百四十年而得天下,然十五年而亡天下,何兴之久而亡之暴也?这是继秦而立的西汉之初,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大问题。
贾谊《过秦论》三篇以雄骏宏肆、铺张扬厉的气势总结了秦朝速亡的原因。本文是三篇之首,尤其气势充沛、纵横捭阖。开篇以叙代议,梳理了秦孝公至秦始皇的霸业史。分三个阶段:孝公时期、秦惠文王至秦昭襄王时期、始皇时期。
首先强调秦国的地理优势,又用两组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表现秦并吞天下的野心。加上商鞅变法,内政外交兼修。三管齐下,地利人和,于是轻取魏国河西之地。
惠文王、昭襄王时期,秦人四面出击,频频得手。与此同时,六国也英才荟萃。贾谊用盛大的铺排展示了诸侯国中群星闪耀的宗亲公子、文臣武将,读来咄咄逼人,锐不可当。面对秦的压力,关东诸国的犹疑惊惧,反衬出秦国强大的战斗力、饱满的自信心和对天下的控制力。挥手之间,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与九国的穿插描述如蒙太奇,秦的从容、九国的败落在并行对比中清晰呈现。
到了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统一天下的秦始皇时期,更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东周而亡六国,“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句式对偶,铺张扬厉。
始皇既没,文章以短篇幅概述陈涉起义,并不断强调义军之弱:不及中人、非有德才、士卒疲敝、武器粗劣。但天下竟纷纷响应,关东豪杰并起,秦帝国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土崩瓦解。
全文铺叙至此,开始收束。秦国地险兵强,称霸百年而有天下,结果却经不得不期然的揭竿而起,何也?蓄势至此,如满弓聚力,唯欠一发。此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点破全文,格外警策。攻天下以强力,守天下以仁义,打天下与守天下截然相同。
秦朝速亡令人哀叹,贾谊之作《过秦论》,是希望汉文帝以此为鉴,在权贵豪门侵吞百姓土地、刑罚酷虐、百姓流离的情况下宽缓利民,博施仁政,以期社稷长安。然而攻守相异、取守不同的何止是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