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易(越中诗社试题都魁)》原文赏析-黄庚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23:12

枕易(越中诗社试题都魁原文

枕易(越中诗社试题都魁)

黄庚

古鼎烟销倦点朱,翛然高卧夜寒初。

四檐寂寂半床梦,两鬓萧萧一卷书。

日月冥心知代谢,阴阳回首验盈虚。

起来万象皆吾有,收拾乾坤在草庐。

枕易(越中诗社试题都魁赏析

元朝初年曾一度废科举,朝廷虽下令搜求宋遗贤,然挂一漏万,大批知识分子仕途仍被堵塞。“遗民故老,无所寄兴,往往发之于吟咏间。”(顾嗣立《元诗选·黄庚小传》)于是,诗社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成为文人墨客互相标榜扬名的重要渠道。黄庚就是因在越中诗社试《枕易》诗,推第一,而名盛词场的。

黄庚,字星甫,浙江天台人,自幼习举子业,入元后“放浪江湖,凡平生豪放之气,尽发而为诗”(同前)。不过《枕易》这首诗写的并非江湖山水,而是读《周易》的体会,表现了诗人体道自乐的心境。诗题《枕易》,是以《周易》卷为枕而眠的意思,说明耽读嗜好之深。

首联两句破题。“古鼎烟销倦点朱”,是说室内香炉已不再生烟,同时诗人手中书卷也因疲劳而辍读。“点朱”,就是读书,古书没有标点,要边读边用朱笔把它点断,故云。一个“倦”字,说明书不再读下去,同时也带出“古鼎烟销”的原因。这句诗先用“倦点朱”三字,把《周易》提领出来。“翛然高卧夜寒初”一句,进一步交代“倦点朱”乃是由于夜深该眠的缘故。这就给枕《周易》做好了铺垫。这里用“翛然高卧”四字,值得注意。“翛然”,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词源《庄子·大宗师》。“高卧”,是安卧,也有隐居不仕的意思,典出《晋书·陶潜传》。此乃思想境界彻底摆脱俗累的高人行径,只有这样的人才配枕《周易》。诗人这样描写自己,用意颇深。

颔联,“四檐寂寂半床梦,两鬓萧萧一卷书”,正面点题。进一步刻画了枕《周易》者的自我形象:一位两鬓花白稀疏的老书生,头枕《周易》卷僵卧在寂寞的茅屋之中。这两句诗着力渲染了作者贫与老的氛围。“寂寂”,写其贫;“萧萧”,状其老。“半床梦”“一卷书”,指诗人检讨平生宛如一梦,事业空空,只落得个终日矻矻、皓首穷经。虽然如此,联系首句“翛然高卧”的姿态,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位儒家所推崇的安贫乐道的人物。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程颢《偶成》),这是封建社会道学家所标榜的完人。如果说《枕易》前四句写出了“贫贱乐”的人生态度,那么下面四句就是写“道通天地”“思入风云”的精神境界。

颈联“日月冥心知代谢,阴阳回首验盈虚”两句,是说对宇宙(包举自然与社会)的变化,会之于心,验之于物,无不豁然贯通。这里用“日月”“阴阳”代表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周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古人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宇宙的根本规律,即所谓道。“代谢”与“盈虚”指发展变化而言,“冥心”谓深思极虑,“回首”谓观察体验,两者是诗人对道的发展变化体认的方法与过程。这两句诗极概括地写出了诗人对《周易》理解的心得体会。

尾联“起来万象皆吾有,收拾乾坤在草庐”,是写体道者的胸襟。诗人一觉醒来内心感到格外充实,仿佛宇宙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包纳于自己灵府之中,从而使得天地之内一切风云变幻、人事更迭都可以不出草庐来加以揣摩、料理。诗人这种感受未免带有几分唯心色彩。旧时的知识分子都在不同程度上轻视社会实践,仿佛读通了几部圣贤经典,就可通达一切,运天下于掌上,这是他们的局限。

但是,本诗作为表现诗人内在高洁旷远的精神气质,以与当时上层社会俯首帖耳、龌龊猥琐的思想状态相抗衡,仍有可取之处。而且在写作上,《枕易》一类题目,不涉风云雨露、江山花鸟,颇不易作好。诗社考官李应祈评这首诗说:“此诗起句‘倦’字,便含睡意。颔联气象优游,殊不费力,曲尽枕《周易》之妙。颈联‘冥心’‘回首’四字,极其精到。结句如万马横奔,势不可遏,且有力量。”又说:“自非作家大手笔,讵能摹写。”(见《元诗选·月屋漫稿》)这首诗能于诗社试题夺魁,不是没有道理的。

(王锡荣)

【作者】

* 黄庚,字星甫,生卒年不详,约1302年前后在世,天台(今属浙江)人。少时习举子业,然科举失意,于是脱屣场屋,放浪江湖。诗宗晚唐,婉约清淡。有《月屋漫稿》一卷行于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