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旱》原文赏析-洪亮吉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22:27

悯旱原文

悯旱

洪亮吉

镇日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

悯旱赏析

这首诗采取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自己在行车途中因见旱情严重而产生的心态,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首句写整日坐车赶路,交代了诗作者的身份。“帷车”,是挂有布幔的马车,这表明车中人并非寻常之辈,诗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又曾督学贵州,其地位当然是不低的。第二、三两句写他在行路中的心态,由于天旱,所过之处皆是“野田禾稻半枯焦”,诗人与广大农夫一样,也是心如汤煮,意似油煎。原指望“其雨其雨”,到头来竟是“杲杲出日”。“偏愁”之“偏”,是“偏偏”“反倒”之意,诗下此字,表现出一种事与愿违的懊恼心绪。作为一个行路之人,有谁不希望一个风和日丽的晴日呢?可是,诗人却在迫切地希望天降甘霖。这里的“客”,是诗人自指,诗人因公务而客行他乡,就自身利益而言,天雨天晴,于己本无干系,他完全是一个局外之人。但同情人民疾苦的诗人,却是那样迫切地望雨。诗人的这种感情,十分难能可贵,这与其在《宜沟行》所描写的那个钦差节使,完全判若两人,一个是置自身利益于不顾而“偏愁云气晴”,而另一个呢,却是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民田要雨官要晴,一日正好兼程行”,真是对比鲜明,给人深刻印象。诗的最后一句,“敢说为苍生”,“敢说”,就是不敢说。诗人上面“愁晴望雨”的心态,其实完全是和广大人民相通的,相一致的,但这里却十分自谦地说自己以上想法不敢自我称许是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这又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个封建官吏,能够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说心里话,表现真实感情而又不自我标榜“爱民如子”,实在是不容易的。

全诗只有四句,通俗、明白,除第一句交代诗的写作背景外,余三句均为心理描写,在描写中,长于炼字。“偏”“殊”二字,精当恰切,含意深刻,耐人咀嚼、回味,使诗在情感上造成回旋跌宕的美感。

(蒋先伟)

【作者】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施督学贵州。嘉庆初年因批评朝政,被流放伊犁(今属新疆),不久赦还。精通经史、音韵、训诂之学。亦工诗。有《洪北江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