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西塞示南府同僚原文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
何 逊
露清晓风冷,天曙江光爽。
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
黯黯连嶂阴,骚骚急沫响。
回楂急碍浪,群飞争戏广。
伊余本羁客,重暌复心赏。
望乡虽一路,怀归成二想。
在昔爱名山,自知欢独往。
情游乃落魄,得性随怡养。
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荡。
方还让夷路,谁知羡鱼网?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赏析
何逊,是南朝梁陈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以自然清新为主,尤以自然景物描写出色。何逊对唐代诗人颇有影响,特别是大诗人杜甫,从何诗中汲取了很多艺术营养,他称道何逊为“能诗何水部”,并表示自己“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足见这位大诗人对何逊的倾心。这里欣赏的《入西塞示南府同僚》,就曾对杜诗的创作起了明显的启示作用。这首诗描写了西塞山及长江的壮美风光,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羁旅情思。
西塞山,有两处:一处在浙江吴兴县西南。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西吴记》云:“湖州磁湖镇道士矶,即志和所谓西塞山前也。”另一处在湖北大冶县东。《水经注·江水》:“(黄石)山连延江侧,东山偏高,谓之西塞。”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西塞山》诗,其中有句云:“势从千里奔,直入江水断”,即指此处。何逊所写的西塞山,应该是此处。“南府”,是尚书省的简称。尚书省在宫廷以南,以后相承称尚书省为南府或南省。何逊任尚书水部郎,故称其同僚为南府同僚。
这首诗可分为两段。从“露清晓风冷”到“群飞争戏广”,可作为第一段,主要是描写西塞山与下临之长江的景色,而在这些自然景色的描写中,又未尝没有印着诗人那种骚动不安的心灵之影。
“露清”二句,写晨晖中的西塞山与长江。这是秋天的早晨,山间露清风冷,江上晨光微熹,给人的感觉是冷寂而清爽的。下面“薄云”两句,则又分写山与江的傍晚。夜幕降临之前,薄云从岩际飘出,新月从波中涌起,景物之间,似乎有一种禅意。“黯黯”二句,仍然是一写山,一写江。山间群峰相连,树影黯淡;江间波涛急湍,骚骚喧响。“回楂”二句,写江上浮槎在浪中挣扎前进,群鸟在江的上空盘旋。这一段,描写西塞山及下临之长江的晦暝变化,极得自然之神髓。
“伊余本羁客”到“谁知羡鱼网”为本诗的第二段,诗人由此而生发出深长的羁旅之情和怀归之绪。“伊余”二句,直接抒发这种感情。“伊”,是发语词。“重暌”,再次别离。这两句是说,我本来就是一个羁旅之人,再次与你们离别,来到西塞山,却也觉得赏心悦目。“望乡”四句,依然是一边抒发羁旅情怀,一边流溢出游历名山的欣喜感受。“情游”二句,承接上文,抒写人生的苦恼、情感的痛楚及其自我宽慰、缓解的过程。人生羁旅之感、思归怀乡之情,使诗人陷入一种犹如丧魂落魄的精神状态,而大自然的风光,又净化、陶冶了诗人的性灵,达到某种解脱、超越。“年事”二句,继续舒解这种精神上的重负。年事的蹉跎,使诗人感到寥落失意,转而又想到人生应该放达自适。“浩荡”,放肆纵恣、心无所主的样子。从人生的坎坷历程中,诗人领悟到,汲汲于仕途的穷达是无益的,而应该快意平生,纵意所为。“方还”二句,说自己方才回归到与世无争的道路上来,哪里还愿意为仕途荣名而奔竞呢?第二段里贯穿着诗人的这样一种思想矛盾,强烈的羁旅情怀与从名山大川的游历中所领悟的放达自适的启示,并且,最终统一于后者。
这首诗的题目《入西塞示南府同僚》,实际上正是暗示了诗的两部分内容。前一段是“入西塞”——置身于西塞山和长江这样的名山大川间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大自然的壮美风貌;后一段“示南府同僚”——将在大自然中悟得的人生感怀形诸于诗,示诸于自己的同僚。这种诗的立题方法对唐诗有着直接的影响。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篇什,都采用这种立题方式。这类诗的诗题明确地反映出诗的结构特征。诗中明确地分出描写自然景物的部分与抒发诗人的体验与心情的部分,而且在诗题中直接揭示出来。似乎可以说,唐诗中的这类篇什并非唐人的发明创造,而是得自于南北朝诗歌艺术宝库的。那么,何逊对唐诗的影响,于此也可见一斑。
何逊诗以写自然景物见长。正如胡国瑞先生所评价的:“寻常情事,眼前景物,以明净语言,信手写来,皆自然清新。”(《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这首诗很鲜明地体现出这种特点。描写西塞山与长江的景物,不作惊人之语,而是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却又鲜明如画。而何诗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在冲淡的形貌中,含蕴着深长的诗味,描写出优美的意境。如本诗中“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这两句诗用如此平淡的语言,勾画出江山薄暮时的图景,颇富意趣。杜甫从这两句诗化出“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宿江边阁》)的诗句,可见这首诗对杜甫所产生的影响。陆时雍在《诗镜总论》里评价何逊说:“何逊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其探景每入幽微,语气悠柔,读之殊不尽缠绵之致。”这是十分中肯的。
(张 晶)
【诗人名片】
何逊(?—518),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人。八岁能赋诗。少时被范云赏识,结为忘年交。范称何诗“能含清浊,中今古”。累官至卢陵王记室,卒。有《何水部集》。何诗不多,风格清泠,足成家数,梁人重谢朓诗,惟有何逊与谢较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