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夏门行原文
步出夏门行
汉乐府
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
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
过谒王父母,乃在太山隅。
离天四五里,道逢赤松俱。
揽辔为我御,将吾上天游。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伏趺。
步出夏门行赏析
这是一首游仙诗,写一位避世独居的隐士及其游仙经历。汉代统治阶级崇尚迷信,盛行方术,他们羡慕神仙,幻想长生不老,纷纷求仙问道。东汉后期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一些不得意的士大夫也常常借口修仙求道而离群索居,隐迹山林,博取“高人”“隐士”的名声,以此抬高身价,等待征聘做官。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修行的高人上天的游历,以大胆的想象,荒诞的奇遇,游戏的笔墨,对求仙这一社会现象隐微地寓含讽刺。
开头两句“邪径过空庐,好人常独居”,点明了游仙者的身份和居处。“好人”就是“高人”,指隐士,他远离人群,清苦地独居在荒僻地方的寥寥空庐之中。三、四句“卒得神仙道,上与天相扶”,“卒得”二字,概括隐士独居修行的目的:他终于获得了他早已期望和求索的神仙上天之路,沿着这条路可以上天了。这两句话要言不烦,进入正题。以下十句都是写游仙的经历,作者挥洒了他的诙谐之笔。
五、六句写他去谒见东王公和西王母。东王公即木公或称东君、日神,是传说中的男仙之首,《山海经》中说他住在东海东岸之扶桑。西王母是传说中的女仙之首,居住在昆仑之丘。神话中西王母每年一次登昆仑山天柱上的大鸟羽翼与东王公相会。作者独作奇语,说在太山之隅谒见这一对赫赫有名的神仙。神话本来是荒诞的,作者在通行的传说中又作不同于传记的荒唐语。事本无稽,人们也只有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这就是作者诙谐的含义。
第七至十句写游仙者在离天四五里之处遇见了赤松子同行。《列仙传》说:“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作者异想天开,幻想这位鼎鼎大名的神仙为他驾驭牲口赶车,扶持着他作天上之游,这是多么大胆的幻想!统治阶级的求仙访道,都是敬仙拜神,敬之唯恐不诚,拜之唯恐不恭,诚惶诚恐地祈求神仙指引。这首诗却一反修道的传统观念,他在驱使神仙,让神仙为之服役,那些被人们膜拜的神仙又有什么了不起的?
末四句写途中所见。“白榆”“桂树”“青龙”本来是星宿名称,作者把天空中的这些静物,变成了上天路上美丽动人的动植物景观:历历在目的洁白的榆树,夹道芬芳的桂树飘香,青龙相对俯伏着迎接嘉宾,好一幅优美的天路画图!
这首诗语意未完,或由于篇帙错乱,学者们认为《陇西行》中的“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四句似乎原属此篇。
在汉乐府民歌中这类描述大胆幻想的游仙诗还有几首,如《长歌行》《王子乔》《善哉行》等,但以这一首于诙谐中蕴涵讽喻之义较为特出。曹操的游仙诗《气出唱》《精列》《陌上桑》《秋胡行》是汉乐府游仙诗的直接继承,发展到晋代成为流行一时的游仙诗,借游仙以咏怀,蔑视富贵,否定朱门,表现对混浊现实的不满之情。
(夏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