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古诗译文赏析-韩愈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20:37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原文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千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祇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流辈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注释】

①属(zhǔ):此处指敬酒。

②猩鼯:猩猩和鼯鼠,泛指山林中的野兽。

③嗣皇:新继位的皇帝。夔皋:舜帝的乐官和刑官,古代名臣。

④捶楚:杖刑,用杖或板子打。

【译文】

四处飘散的微云使我看不清天上的银河,清风在空中渐渐将微云吹散,明月像光波一样倾泻下来。沙滩平坦,河水静静,四处一片寂静,劝你饮一杯美酒再听你唱歌。你的歌声多么酸楚,歌辞又多么悲苦,还未听完歌曲我已泪落如雨。洞庭湖连着蓝天,九疑山高入云霄山中,蛟龙出没,猩猩鼯鼠哀号。一路跋涉,九死一生来到贬谪之所,在僻远的地方住着,默无声音,如逃犯般地躲藏潜逃。下床怕蛇咬,吃食怕中毒,潮气掺杂着虫蛇的毒气,散发着臭味和腥臊。前几天州署门前擂响了大鼓,新皇帝继位选用贤臣如夔和皋陶。送赦书的官吏一日骑行千里,宣告判死罪的人也免去死刑。迁谪、流放的人都被召回,涤除污垢还可列入朝廷的清贵之班。刺史将我的名字向上申报,观察使凭着权力又把我压制,我多么倒霉又被贬到这荒僻的荆蛮。身为判司,官职卑微,其间的苦楚我无法诉说,免不了伏在地上受上司的鞭打。与我同时遭贬的人都上路回京,进身朝廷的路幽暗艰险,我难以攀登。请人暂且停一停,也听我来唱一唱,我的歌与你不大一样。在这一年当中就数今晚的明月最圆最亮,人生的安排全由命运做主,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改变,今宵有美酒不畅饮,怎对得起这美丽的月夜!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古诗译文赏析-韩愈作品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赏析

【赏析1】

韩愈和张署在担任朝廷监察御史时,因触怒权贵,同时被贬。及顺宗即位,大赦天下,二人同时获赦,但仍不能官复原职,被就近安置。两人同度中秋之夜,共忆往事,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于是作此诗。这一夜的月光十分皎洁,韩愈与张功曹等人把酒望月,张功曹起而作歌,歌声凄凉,歌辞凄苦。张功曹与韩愈他们一起被贬到湖水连天的洞庭和九疑山以南地区,这里蛟龙出没,猩猩和鼯鼠在林间悲号,被贬到这里的人,十个有九个死在路途上。到了贬所,这里有瘴疠之气,蛇虫横行,环境十分恶劣。后来遇到大赦,刺史提了贬谪者的名,却被观察使压制,只能到荆楚一带任小官,这小官难免被上司训斥鞭挞,苦不堪言,真羡慕别人否极泰来,能再次进身朝廷。韩愈听了张功曹之歌,劝他:“一年中只有今天月亮最好,人生由命,先饮此酒赏此月吧。”韩愈的这种达观是无可奈何的达观,张功曹的歌辞,恰恰就是韩愈自己想表达的凄凉与愤懑。有一点韩愈不说,读者自明--他们是忠而被谤,才落至如此境地的!这首诗精心选用“对歌”形式来结构,虽为赠诗,却以“君歌”为主,借张署之口抒写自己的内心,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宦海浮沉中自己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深切感慨!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古诗译文赏析-韩愈作品

【赏析2】

人都是复杂人,韩愈尤其如此。韩愈在得意的时候,写的东西大都刻板难读;在失意的时候,写的东西却生动感人。不过这首诗很奇特,他竭力把自己表现得很轻松、很洒脱。原来他是把牢骚语转嫁给张功曹,由张功曹代他发了。本诗中间一大部分,样子是转述张功曹的诗意,但已经按自己的意思改写过了。

请看张功曹的原诗《赠韩退之》:“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亦联翩。鲛人远泛渔舟火,鵩鸟闲飞雾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直下共归田。”这哪有韩愈转述的厉害?所以,韩愈是借张功曹之口发牢骚,自己反而做出开导状,好言安慰。

因此,本诗实际上就是单口相声,红脸黑脸都由一个人唱。开头和结尾是开导的话,实际是自我宽解,写得虽美,却不重要。当然,它也有转折之妙。末尾单句“有酒不饮奈明何!”意即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月光。若把“明”讲作“明朝”,反而不美。

中间部分是重点,这是借他人之酒浇自己之块垒,实际是韩愈自己的感受。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这是写自己被贬为阳山令,不耐南方卑湿之苦。“食畏药”,这太过分了。韩愈为地方官,颇多善政,土人不会加害于他。因此这句应看作是因孤独而产生的恐惧。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这是一大转折。想不到顺宗退位了,宪宗继位了,一切从新开始,我们该回朝廷了。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判司官卑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这是转折之后再转折。虽然大赦天下,我们却没有份。原来州官把我们的名字报上去,却被观察使按下了。我们只能改调江陵,去当一名参军。眼看其他被贬的官吏都回去了,我们却被抛下了,有如天路之隔呀!

一腔愤懑,就这样借他人之口倾泻而出,确为妙笔!

这首诗大笔如椽,料峭悲凉,不愧为韩愈的代表作。

(滕伟明)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古诗译文赏析-韩愈作品

【赏析3】

韩愈是个非常有志向的人,不但有精忠报国之心,而且具有革新政治的才能。唐贞元十九年(803年),韩愈与张署向唐德宗直言规谏减免关中力役与赋税,惹怒了权贵,二人同时被贬到南方。直到唐宪宗继位大赦天下之时,他们依然不能返回中央担任职务。知道改官的消息后,韩愈的心情十分复杂,因此便借中秋月圆之夜,饮酒吟诗,抒发情怀,写下这首诗,并赠给遭遇相同的张署。本诗用接近散文化的技法,描述了韩愈和张署主客二人互相吟咏的诗句:张署的“君歌”及韩愈的“我歌”。诗题虽然是“赠张功曹”,但韩愈并没有重“我歌”而轻“君歌”,相反,将“君歌”作为描述重点,借张署之口,抒发了自己心中的苦闷。

诗的开篇“纤云”四句描写主客饮酒的环境。在这种情境下,两个遭遇相同的友人怎会不把酒痛饮、放歌抒怀呢?描写完中秋夜的环境后,诗人以“一杯相属君当歌”将笔锋一转,转写友人的悲壮之歌。这是整首诗的重要部分。“君歌”一句是诗人听歌时的感受:歌声酸楚,歌辞悲苦。“不能听终泪如雨”一句,说明诗人和友人心境一样,因而被深深感动。在“君歌”中,诗人先是描述了奔赴南方路途中所遭受的苦难,终于到达官所后,却是“幽居默默如藏逃”;然后又写南方偏僻之地毒蛇很多,连“下床”都感到害怕,更不用说出门走动了;另外,南方还有蛊药之毒,误食会中毒,所以饮食上需格外留心;还有那湿热腥臭的“海气”,也让人难以忍受。这一长段对恶劣自然环境的夸张描述,也是诗人当时政治遭遇和生活境况的真实写照。

以上几句描写被贬生活的诗句,基调是低沉忧伤的。下面,诗人宕开笔锋,用充满激情和欣喜的语句,颂扬大赦令的公布施行,使诗情变得跌宕起伏。诗人先是描写了公布赦书时热闹的场景,表现了内心的欢喜。尤其是赦令中说“罪从大辟皆除死”、“迁者追回流者还”,这自然令诗人和友人觉得返京有望。写到此处,诗情又发生转折。因为遭到观察使的压制,他们仍无法返京任职。“只得”两字,将诗人和友人那种既心有不平又无能为力的心情,充分体现了出来。诗人和友人被迁调到“荆蛮”之地,担任“判司”一类的小官职,职位小到会经常遭长官“捶楚”的地步。面对这样的处境,他们不禁感慨道:“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天路幽险”是说政治局势仍十分凶险。在上述几句中,诗人通过张署的歌,吐露了自己内心的愤懑。这几句写得生动具体、酣畅淋漓。诗人既然已借他人之口消除了心中的苦闷,就不必再费笔墨表达自己的慨叹了,因此以“君歌且休听我歌”两句接转,引出自己的看法。表面上看,最后三句诗平淡无奇,事实上却是全诗用力最重、最为精妙之处。诗人从自身的经历中深切体会到仕途升降,福祸不定,个人很难把握自己的命运的现实,因此“人生由命非由他”一句,寄托了诗人深深的慨叹。诗人表面说一切由天命决定,实际是因为有很多难以言表的苦衷。在后三句中,诗人情绪仿佛从哀伤转为了豁达。他声称:在这中秋之夜,明月高悬,若不开怀畅饮,就辜负这动人的月色了!其实,诗人是想借酒消愁,暂时忘却心中的烦忧。因此,这豁达只是故作豁达罢了。短短几句,看似平淡,实则语意浓厚,言词浅近而意旨深远。在诗人欲言又止的背后,别有一番意味值得读者细细体会。从情绪上看,诗人从被贬的忧伤到大赦的欣喜,又从欣喜转为迁调“荆蛮”的愤恨,最后在无奈中故作豁达,可谓情绪跌宕起伏。全诗章法曲折多变,诗意婉转而含义深刻。从结构上来看,篇首与结尾以酒和明月遥相呼应,简练空灵,令结构整齐严谨,也使本诗的意境更加悲凉。

更多韩愈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