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古诗赏析-韩愈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20:28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古诗赏析-韩愈作品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诗作于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获罪,由刑部侍郎贬官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潮州距京师长安实有八千里之遥,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当诗人上道即日出长安经秦岭蓝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九十里),逢其侄十二郎老成之子韩湘(即后世附会为八仙之一的韩湘子者)赶来同行,遂感赋此律。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叙所以获谴,乃是因为《谏佛骨表》那一封书奏的缘故,遂落得“朝奏”而“夕贬”——此“朝”“夕”字本《离骚》“余虽好修夸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言以忠获谴,处分来得一何快也。联系上表云“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数语的胆气,不难体会此二句言下亦有大丈夫敢作敢当之气概,当然,其中又寓有感慨,遂启下二句。“一封”“九重”“八千”,这些递增的数字,使得这两句读起来意味深长,不胜君门万里之感。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次说上表的动机,是“欲为圣明除弊事”,可见此老骨子里是不肯认错的;而严谴的结果,当初不曾考虑,眼前也无可后悔——“肯将衰朽惜残年!”两句可谓理直气壮。这两句的对仗做得很好,特别是下句,“衰朽”“残年”似重复,其实不重复,盖“衰朽”是说身体不好,“残年”是说年纪很大,所谓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这种处境下的人,通常都不会再做意气风发之事情。然而作者却做了,而且无悔,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忠良的精神。难怪咏吟起来,一唱三叹,回肠荡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接写去国怀乡之悲愤。韩愈此谪是仓促先行,而妻子随后。小女死于道途,这是后话。由此可见,作者为进谏所付出的代价极为沉重。当其行至蓝田关,回望属于秦岭的终南山,只见乌云笼罩,不免使人生出浮云蔽日之想。古乐府云:“驱马陟阳山,山高马不前。”作者立马蓝关,暮雪天寒,仆悲马怀,踟蹰不行,不免生出英雄失路之悲。两句一回顾,一前瞻,做成唱叹,迁谪之感和恋阙之情一寓其中。“云横”有广度,“雪拥”有高度,下字有力,境界雄阔,为唐诗之名句。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最后点题。诗人穷困乎此时,忽得侄孙追随,自是莫大安慰,且可交代后事。“知汝远来应有意”是揣度语,当然韩湘绝不会流露这个意思,按照常理,他反而会说许多安慰的话。诗人没有写这些安慰的话,却不讳言死,正是直面现实,做了最坏打算的表现,也是超越自我的表现,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同时,这也是在暗用《左传》蹇叔哭师“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的话,读来有典有味。

这首诗应该说是韩愈的正气歌。诗从“一封朝奏”到“夕贬潮州”、“欲为圣明”而肯“惜残年”、“云横秦岭”而“雪拥蓝关”、“知汝远来”到“好收吾骨”,大气盘旋,倾诉的是满怀义烈、满腔忠愤,一往浩然,颇具情感冲击力。而格律严整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备极浑成。前人以为此诗沉郁顿挫得老杜神髓其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周啸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