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董生行》古诗赏析-韩愈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7 20:24

嗟哉董生行原文

嗟哉董生行

韩愈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

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

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日来征租更索钱。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

尽日不得息,或山于樵,或水于渔。

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

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

生祥下瑞无休期。

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傍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

嗟哉董生,谁将与俦?

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仇,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

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

《嗟哉董生行》古诗赏析-韩愈作品

嗟哉董生行赏析

这首诗书写的是淮上寒士董邵南的辛酸生活。董邵南怀抱才华,气节高尚,但却是“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门外惟有吏,日来征租更索钱”,生活甚为卑微。韩愈写有《杂说》,慨然叹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董邵南不被地方所重,要想一展才华,十分艰难。而且作为一介平民,董邵南每天还得对付那些催租索钱的衙门小吏,实在不堪其扰,生活境况颇有《杂说》里的千里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的屈辱和无奈。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或山于樵,或水于渔。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戚戚”为忧伤之意,“咨咨”为咨嗟、嗟叹之意,这里具体描绘董邵南生活的苦楚。董邵南耕作于地、捕鱼于河,为父母、妻子、儿女尽心尽力,让父母不忧伤,妻儿不叹息,可谓十分难得。下边则用精工刻画的方式,续写董邵南的贫寒,“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傍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有狗生了小狗,家里本就没有多余的粮食,狗只得出门寻食去了,鸡于是过来帮着抚养小狗,小狗饥饿,但鸡只能啄些庭院中的蝼蚁之类,喂养小狗。小狗怎能吃这些东西呢?饿得哀叫了起来。鸡十分伤心,踯躅徘徊,不忍舍去,展开翅膀,抱着小狗,给它以安慰,等待着小狗母亲回来给它喂食。写贫,白居易有“厨无烟火室无妻,篱落萧条屋舍低”(《李山人》),韩愈这里,用鸡狗描写来衬托家里生活的艰苦,推人及物,辛酸哽咽,大概也是古今写贫之最了。

读古人作品,人们欣羡的只是才子纵横往来的狂放潇洒,或者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的得意浪漫,其实大量文人士子是蛰居乡间过着和董邵南一般的贫寒生活。这首诗读来让人鼻酸泪落,可算是为千古寒士作一传记。

本诗当中,充溢着一股浓浓的暖意,令人低首徘徊中心感之。韩愈出身贫寒,他三岁而孤,由嫂嫂抚养成人。发愤攻读,后来考中进士,因为自己的耿直倔强,多遭贬谪,由此于寒门士子,多有一种将心比心的同情抚慰。他于孟郊、贾岛、柳宗元,均有相惜之意,特别是董邵南,本诗以外,他还另有《送董邵南序》一文:“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这样一种关怀口吻,如冬日暖阳一般,着实令人感动。本诗结尾的“嗟哉董生,谁将与俦?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仇,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前头在讲了鸡狗互爱的温情,在韩愈眼中,也许董邵南就是那只饥饿哀号的小狗,但自己顶多也只是那只展开翅膀给小狗温暖的鸡罢了,能有什么办法呢?尽管无助,但这里满含同情与抚慰的两个“嗟哉董生”,这发自心底的爱抚,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于世态人情,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有过鞭挞,得意时候,小人蜂拥而来,指天发誓和你同患难,一旦灾难降临,哪怕细如毛发,小人马上翻脸不认,甚至落井下石,他由此感叹道“士穷乃见节义”。正是深察世态的凉薄,韩愈本诗当中以心会心的温暖同情,才弥足珍贵。

人,不在于锦上添花,而在于雪中送炭,能够在他人至寒至苦之日,投射一缕温暖的阳光,这才是人性光辉所在。

(黄全彦)

【相关阅读】

更多韩愈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