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原文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
1、迢迢:远貌。一作“苕苕”,高貌。
2、河汉:银河。河汉女:就是织女星。它是天琴座主星,在银河北,和牵牛星相对。牵牛织女为夫妇的传说故事大约产生在西汉时。
3、擢:举。
4、札札:织机声。
5、不成章:言不能织成经纬文理。《诗经·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据郑玄解释,这是说织女空有织之名,不能像人用梭,一去一来,一反一复。既然不能反复,自然织不成章了。本篇“终日不成章”句不一定从《诗经》来,但诗人所以有“不成章”的想象,可以用郑玄的话来解释。
6、零:落。泣涕如雨和织不成章都是由于离别的哀愁。
7、脉脉:当作“眽眽”,也就是“”,相视貌。
迢迢牵牛星赏析
这诗全篇刻画织女望牵牛的心情,借牛女的故事写夫妇的离别之感。《玉烛宝典》引本篇作《古乐府》,《乐府诗集》未收。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借牛郎织女的故事写不同身份妇女种种离愁别恨之作,真是多得不可胜数,而最脍炙人口又足以振动我们心扉的,恐怕莫过于《古诗十九首》之一的这首《迢迢牵牛星》和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秋夕》了。杜牧《秋夕》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前三句从皇宫凄冷幽静的环境及一个宫女寂寞无聊的扑萤动作,委婉细腻地刻画出这个失宠宫女的孤独苦闷的生活,其画龙点睛之笔恰在第四句“坐看牵牛织女星”。这一句把我们读此诗的感受自然而然地引导到牛郎织女故事悲剧性的焦点——织女与牛郎分处天河东西两岸、只能隔河相望而不能相会的离别之痛上,从而使我们不能不深深同情这个被埋没了青春的宫女之不幸遭遇。很明显,“坐看牵牛织女星”这一激动人心的艺术境界正是由古诗《迢迢牵牛星》末二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脱化出来的。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它不仅广泛流传于汉族人民中间,也广泛流传于各少数民族中间,它是源于古代神话的民间传说。你在童年时代,在夏日纳凉的夜晚,在灿烂而神秘的星空之下,或许也曾听到过老祖母对这个故事的娓娓动人的叙述吧?现存文献首次写到织女和牵牛名字的是《诗经·小雅·大东》篇,此一神话的产生当还早于此诗。据袁珂先生《古神话选释》考证,这个神话原本为悲剧型的,其故事内容大致是:牛郎和织女因私自恋爱触犯天规,二人均受罚,一者织布而不能成章,一者驾车而不能挽箱,他们只能隔天河相望,永远不能聚首。由先秦至产生《迢迢牵牛星》一诗的东汉末年,这个神话故事的悲剧内容基本未变,俗传七月七日鹊桥相会之类带有喜剧色彩的故事情节,应为东汉以后人所增益。这一点,从《诗经·大东》篇和古诗《迢迢牵牛星》所弥漫着的悲剧气氛也可得到有力的证明。
《迢迢牵牛星》全诗皆从独居念远的思妇着笔,写她秋夜遥望牛女二星时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悲。
诗之首二句写思妇遥望牛女二星之直觉。“迢迢”言遥远,“皎皎”言明亮,二者互文见义。“河汉”,即银河、天河;“河汉女”,指织女。碧空如洗,二星在目,有关二星的悲剧故事自然会逗起思妇的遐想与愁绪,故诗的下文紧接着便直叙二星故事,同时将思妇内心的苦痛铺展开来。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二句写思妇想象中的织女正在忙于织作。她仿佛看到了织女那双白净灵巧的来往飞梭的手在闪动,又仿佛听到了由高空隐隐传来的织布机那沉闷的“札札”声。由此二句我们可以推测,这位在诗中并未出场的心存忧愁的思妇当非饱食终日的贵妇人,而应为普通的劳动妇女。不错,通过织女那闪闪不停的白净灵巧的双手,我们不是可以窥见她终日勤劳不辍的身影吗?通过那札札作响的沉闷的织机声,我们不是可以听到她自怜自惜的轻轻的喟叹吗?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二句进一步写思妇联想牛女故事的所感与所悲。“不成章”是《诗经·大东》篇“不成报章”(织布不能成纹)句之沿用。袁珂先生对此一沿袭而来的诗意之内涵,曾做出过这样入情入理的解说:“揣想起来,或者古神话相传:由于织女和牛郎恋爱,违犯了天规天条,被罚做织布的苦工,允许于‘成章’之后,让二人相会。但这不过是天帝的故弄狡狯,实际上却凭借着他的神力不令其‘成章’。正如‘学仙有过’的吴刚,被摘遣到月宫去砍桂树,桂树随砍随合,再也砍它不倒。织女成年累月被罚在天庭织布,做着这‘不成章’的徒劳无益的工作,遥望清浅银河彼岸的情人,一水之隔,不得相会,故而才悲从中来,‘泣涕零如雨’。”这里,我只需再补充点明:“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诗是巧妙地把思妇怀念远行丈夫的悲苦心境和她对织女悲苦遭遇的同情叠而为一了。
至此,思妇的所见、所感、所思、所悲可以说已经完全写出,诗的后四句是将这所见、所感、所思、所悲作深入一个层次的复写,这犹如一首完美的乐曲用两种乐器演奏出来的二重奏一样,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由于后四句仍然是从思妇遥望星空的角度写的,所以说“河汉清且浅”,同时又以“相去复几许”这一反问语断言牛女二星之相距并不很远。从相距不远却永不能团聚的感与思,我们不难体会这位思妇对外出丈夫行旅安危的担心以及她对能否早日与丈夫团聚的忧虑。“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无疑,天上的悲苦,正是人间的悲苦,二者仍是彼此融合、彼此相通的。
这首《迢迢牵牛星》的作者不外乎离家求生或求仕的文士,而在东汉末年的黑暗社会中,下层文士不论出外求生或求仕,其前途都是布满坎坷与危险的。因而,作者通过他的化身(思妇)所抒发出来的便自然不能不是担心个人安危的满怀忧虑之情了。
《迢迢牵牛星》全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合叙事与抒情为一体,它无句不在叙事,又无句不在抒情。它既简洁明了地描绘出神话中牛郎与织女的动人故事,又真实贴切地表达了人世间千古相通的离恨别愁。
清人解释《迢迢牵牛星》的主题多主张有所寄托,包括什么“臣不得于君”“孤臣孽子忧谗畏讥”“君子守道不遇”等说法,这些说法都牵强附会,自相矛盾,这里无需详辩。
在《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与《青青河畔草》都是十句诗而六句用叠字,这些叠字除开它们字义本身对两诗中人物与景物之形象塑造所起的辅助作用外,也还具有美化诗歌韵律的积极作用。《青青河畔草》后四句不用叠字,《迢迢牵牛星》则中间四句不用叠字,这明显皆为诗人的精心安排。两种不同的安排,全为的是使诗的韵律富于变化,以便扩大诗的容量、从容不迫地表现诗的主题。清人张庚《古诗十九首解》有云:“‘青青’章双叠字六句,连用在前;此章(指《迢迢牵牛星》)双叠字亦六句,却有二句在结处,遂彼此各成一奇局。”所谓“彼此各成一奇局”者,即是说,它们是异曲而同工的。
(杜维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