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皎夜光原文
明月皎夜光
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释】
1、促织:蟋蟀。
2、玉衡:指北斗星七星中的第五星,又可以指北斗的斗柄三星。北斗七星形状像个舀酒的斗,第一星至第四星成勺形,叫斗魁,第五星至第七星为斗柄。指孟冬:由于地球绕日公转,若每天在一固定时刻看北斗某一星,则每年旋转一周,每月变一方位(三十度),所以古人以固定时间的斗星所指的方位来辨节令的推移。本篇第一句说明时间是半夜,这时看玉衡所指的方位(西北),知道节令已到孟冬(夏历十月)。
3、历历:分明貌。
4、时节复易:指由秋到冬。
5、玄鸟:就是燕子。以上所描写的是季秋之月初立冬时的景物。
6、同门友:同学。
7、振六翮:是以鸟的高飞比人的腾达。六翮,指鸟的翅膀。翮,羽茎。
8、如遗迹:就像行路人遗弃脚迹一样。
9、南箕:星名,即箕宿。箕宿四星,联起来成梯形,也就是簸箕形。斗:指南斗星。北有斗:南斗六星,聚成斗形,当它和箕星同在南方的时候,箕在南,斗在北。《诗经·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言箕星和斗星徒然有箕斗的名称,而没有簸米去糠和舀酒的实用。本篇只引了《诗经》中诗句的上半句,将下半句的意思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这是歇后的手法。
10、牵牛:星名,河鼓三星之一。它是天鹰座主星,在银河南,民间通称为扁担星。不负轭:就是不拉车。轭,车前架在牛颈上的部分。牛拉车必须负起轭来。《诗经·大东》:“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就是说牵牛星名叫牵牛而不能用来拉车,本篇用此意思而略改说法。以上二句是用星宿的有虚名无实用来比喻朋友的有名无实。
11、盘石:大石。这句是说朋友交情不能像盘石那样坚固而不可移。
明月皎夜光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悲秋和对于世态凉薄的怨愤。前半写景物和景物所引起的“时节复易”之感,后半写朋友新贵而弃旧交和因此而引起的“虚名何益”之感。
本篇为《古诗十九首》之一,写诗人于深秋季节见物换星移、时序转变而有朋友相交不终、世态炎凉之叹。
首八句铺叙深秋诸种物象,并明叙时序之变迁。“明月皎夜光”, 意即月光明亮之夜。“促织”为蟋蟀的别称,“促织鸣东壁”是用《诗经·豳风·七月》的典故,语蟋蟀由室外转入室内,季节已届深秋了。“玉衡”,指北斗星的斗柄。“玉衡指孟冬”句,旧解或认为是用西汉初年历法,因定此诗为西汉作品,说法并不可信。依据五言诗发展成熟的历史,此诗仍应是东汉末期之作。马茂元先生认为:“‘孟冬’代表星空中的亥宫,并非实指孟冬十月的时令。‘玉衡指孟冬’是从星空的流转说明秋夜已深。”(《古诗十九首初探》)“玄鸟”,即大燕。“逝安适”,意谓飞往何处。我们从明月之夜、蟋蟀入室、斗柄指亥(西北)、众星灿烂、白露沾草、秋蝉鸣树、大燕南飞这种种物象的错综互见,可知诗的前八句所写并非一日一时之景,触动诗人世态炎凉之悲思的,当是这种种物象所汇成的深秋季节寂寥凄清之境况。
“昔我”四句,即接叙诗人之心境,怨朋友不相援引。“同门友”,谓同学。“六翮”,指鸟翅。“高举振六翮”,意谓同学朋友如今身居高位。“不念”二句是说:“同学朋友毫不顾念过去的情谊,他抛弃我就像行路的人抛弃脚印一样。”从这四句我们又可知此诗作者乃不得志于时的失意之士。
诗的末四句是引用一连串的比喻以加深对朋友相交不终、世态炎凉的慨叹。《诗经·小雅·大东》篇有云:“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皖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南箕星虽名为箕而不能用来扬米,北斗星虽名为斗而不能用来舀酒,牵牛星虽有牛名却不会拉车。这里“南箕”二句即变用《诗经》成句以比喻“同门友”虽有朋友之名却无真正的友谊。“盘石”,即大石。“良无”二句是说:“过去的同学友情诚不如盘石之坚固,那‘同门友’的虚名又有什么用呢!”
关于此诗的艺术构思之妙,前人不乏高见。清人张玉穀说:“首八就秋夜景物叙起,然时节忽易,已暗喻世态炎凉;蝉犹鸣,燕已逝,又暗喻己与友出处不同也。中四点朋友之贵而弃我,作诗之旨,至此始揭。末四意谓朋友之交,当同盘石,今则虚有其名,真无益也。然直落则气太促,亦无意味,妙在忽蒙上文众星历历,借箕斗牵牛,有名无实,凭空作比,然后拍合,便顿觉波澜跌宕。”(《古诗十九首赏析》)此说简要切当,可谓深得作者之用心。这里,我们只需再强调说明一点,即写深秋之景、叙朋友之事、抒世态炎凉之情三者在此诗始终密不可分,恰恰是三者内在的有机的结合赋予了此诗“波澜跌宕”的气势,同时也赋予了此诗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杜维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