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虎行原文
三虎行
方岳
黄茅惨惨天欲雨,老乌查查路幽阻。
田家止予且勿行:“前有南山白额虎;
一母三足其名彪,两子从之力俱武;
西邻昨暮樵不归,欲觅残骸无处所。”
日未昏黑深掩关,毛发为竖心悲酸,客子岂知行路难!
打门声急谁氏子,束蕴乞火霜风寒;
劝渠且宿不敢住,袒而示我催租瘢。
呜呼!李广不生周处死,负子渡河何日是!
三虎行赏析
此诗以虎害寓政治讽刺之意。南宋末年,统治者加剧了对劳动人民的盘剥压榨,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当时许多诗人都反映了这一黑暗悲惨的现实,如洪咨夔《狐鼠》诗说:“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不论天有眼,但管地无皮。”揭露官吏勾结横行,无法无天。黎民百姓因而到了“内煎外迫两无计,更以饥躯受笞箠”(利登《野农谣》)这样求生不得的地步。方岳这首歌行体古诗,以铺叙的笔法,生动的情节,揭露了苛政残民甚于猛虎的严酷现实,读来分外感人。
此诗分三层。第一层写诗人止宿农户,听田家诉及三虎伤人事。首句中的“黄茅”是指瘴气,每当茅草枯黄的季节发生,故以“惨惨”来形容。路逢瘴气,天又欲雨,在乌鸦叫声中,路途更显得幽暗险阻。开头这两句,渲染出一片阴森险恶的气氛,为下文写三虎作了铺垫。接着从田家劝阻“勿行”的诉说中,引出凶恶的猛虎及其伤人的惨事,最后以“客子岂知行路难”的感慨收束。这一层铺写较为详密、具体,重点是对虎害的描述以及听者心惊胆战的心理刻画,为揭示题旨作了铺叙。第二层写“谁氏子”甘冒虎险而强行的场面。其中一个“催租瘢”的画面,笔致简练,含蕴丰富。这里说明了此子宁冒虎险而不敢留宿的直接原因;也暴露了官吏催逼租赋的凶狠残暴;更在贪吏与猛虎的间接对照中,揭示了“苛政猛于虎”的题旨。诗人在一、二两层中,都是以客观的描述,用事实来说话,不著一字评说,但作者所要揭示的问题和所持的态度已明显表现出来。最后一层,借历史人物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叹。曾射杀猛虎的李广不得复生;为民除害杀虎斩蛟的周处,也早已逝去。而时下也再找不到像汉朝弘农太守刘昆那样的清廉官吏,他的德化使猛虎都负子渡河,离境而去。这样仁政爱民的父母官,在何年何日才能到来。在这沉痛的慨叹中,包蕴了深深的愤慨。这一层连用三个典故,自然熨帖,含蓄深沉,而又感情浓郁,更加强了此诗的讽刺力量。
(左成文)
【作者】
方岳:(1199—1262)字巨山,号秋崖,歙州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历南康军及滁州教授、太学正、宗学博士等。淳祐中,知南康军,后知袁州。先后触忤贾似道、丁大全,被劾罢官。其诗与刘克庄齐名。有《秋崖集》、《秋崖先生小稿词》。